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我的鞋子传真过来

姜钦峰

    ①前不久,日本神奈川县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制造枪支案。警察从犯罪嫌疑人居村佳知的家中搜出了5把手枪、一台3D打印机,以及存有手枪设计文件的电脑。没错,这些手枪是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可以实弹射击,一枪毙命。居村佳知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职员,并非枪械专家,警方怀疑他的手枪设计文件是从国外的网站上下载的。

    ②像这样的高科技犯罪手段,现在几乎没有技术门槛。国外的网站上早就有人上传过枪支的设计文件,网友只需下载文件,启动3D打印机,就能打印一把来复枪,原料为普通的树脂,成本约30美元。

    ③2014年,能与失足明星争夺媒体版面的,大概只有3D打印机了。当年4月,首批3D打印的房子在上海亮相;9月,全球首辆3D打印的电动汽车在芝加哥面世,最高时速可达64公里。与这些大制作相比,3D打印枪支只能算小儿科。

    ④传统的机器制造通过切割或模具来塑造物体的形状,3D打印机则是通过层层堆积的方式制造物体。在设计文件指令的引导下,3D打印机喷出固体粉末或熔融的液态材料,使其固化成特殊的平面薄层,然后打印头返回,在其外部形成第二个薄层。如此往复,最终堆积打印成三维物体。

    ⑤这种打印方式与传统的喷墨打印机有相似之处,二者最大的区别是维度:喷墨打印机是二维打印,3D打印机是三维打印。以打印剪刀为例,喷墨打印机在平面纸张上喷出彩色墨粉,打印出精美的剪刀图片;而3D打印机喷出的“墨水”是金属、塑料等材料,直接打印出一把拿在手里就能剪断绳子的锋利剪刀。

    ⑥电影《十二生肖》里有一个情节:成龙戴上特制的白色手套去摸鼠首,360度无死角地反复抚摸,将鼠首的形状扫描下来。与此同时,他的伙伴们坐在另一间房子的电脑前,接收扫描数据。随后,一台长方形的机器启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很快就复制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鼠首,就像变魔术。这不是科幻情节,那台神奇的机器就是3D打印机。

    ⑦扫描技术与3D打印相结合,让精确复制变得非常简单,未来,3D打印机很可能会变成实物复印机。假如你看中了同事的一款高跟鞋,不必打听店铺地址,拿过来扫描一下,自己打印一双就行了。当然,你也可以把扫描文件传给朋友,重复复制,就像数字音乐文件那样可以无限复制下载,但音质并不会下降。也许有一天,你会在电话里说:“把我的鞋子传真过来。”不过,实物复印技术一旦成熟,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势必受到严峻挑战,这是法学家将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⑧未来的网购模式可能是这样的:你看中了一件衣服,下单付款,店主不是寄给你一件衣服,而是在线传给你一个数字文件。你不必苦苦等候快递员的电话,甚至不用走出房间,只要连上家用3D打印机,就能把衣服打印出来。如果这件衣服材质特殊,或者对打印机有特殊要求,可能就需要你多走几步路,去街上找专业的打印店了。

    ⑨传统制造业依靠大规模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我们能买到各种廉价的商品,是以牺牲他们的多样性为前提的。你想得到实惠,就必须放弃个性,每天与数十万人使用一模一样的东西。3D打印兼具大规模生产和手工制作的特征,正好能调和个性与成本的矛盾,私人定制不再是少数富人的专利。

    ⑩或许未来的生活将会是这样:早晨起床,厨房里的3D食品打印机已经为你打印好了可口的松饼,不必担心吃了会发胖,因为打印机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精确控制营养成分,然后,你穿上崭新的鞋子去建筑工地上班,这双鞋是为你定制的,由3D打印机打印而成,左右脚的尺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完全合脚;建筑工地上工人不多,一台巨大的3D打印机正在喷出混凝土,用不了几天,一幢高楼将拔地而起。

(1)、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3D打印机打印时喷出的“墨水”是金属、彩色墨粉、塑料等材料。 B、3D打印机通过层层堆积的方式来制造物体,打印方式采用二维打印。 C、“把我的鞋子传真过来”体现了3D打印与扫描技术相结合的高端复印技术。 D、3D打印兼具大规模生产和手工制作的特征,正好能调和多样性与成本的矛盾。
(2)、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推测了3D打印机是2014年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 B、电影《十二生肖》里复制鼠首的情节,意在说明3D打印机不是一个科幻情节。 C、我们能买到各种廉价的商品,是因为传统制造业依靠大规模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以及提供了商品的多样性。 D、文章采用了作比较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从制造物体形状、打印方式和材料说明了3D打印的技术特点。
(3)、如果3D打印机变成了实物复印机,请你根据文意,说说人们将会面临哪些变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 , 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选自2016年8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詹欢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红操场

梁其山

①红操场一点也不红。它本是一块平坦坦绿茸茸的长方形草坪,略微比一个足球场大。它是当年工农红军琼崖纵队女子军连的练兵场,也是区、县的苏维埃政权召开群众大会、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于是便被叫做“红操场”了。

②当年琼崖纵队在这里开辟红操场也许是费了番心思,有着不寻常意义的。它三面临敌,与国民党反动民团的三座炮楼遥遥相峙。北面,一河之隔的是龙山炮楼。据说,从炮楼顶上依稀可见娘子军操练的情景。可敌人人却只能隔岸兴叹,始终奈何不了她们。西边,几里之外是学道炮楼;向东,稍远些是桥园炮楼。只有南面,背靠巍巍青山莽莽林海,区、县苏维埃政权的部分后方机关,还有一所琼崖高级列宁学校,一所红军医院,就设在层峦叠嶂中,真是“风景这边独好”。在南排岭红区,红操场和它周围的几个村落是最突出的前哨阵地,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剑锋直指敌人的炮楼。那一场发生在红操场附近的“沙帽岭战役”。至今还有口皆碑。它不仅在娘子军连成长的历程中,更是在琼崖革命斗争的史册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操场也因此闻名遐迩了。(批注A:①②两段写了“红操场”的由来及其环境,突出了当时娘子军斗争环境的恶劣与艰险,表现出娘子军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智慧)

③随着山乡小城的兴起,如今红操场虽失却了往日的飒爽坦荡,却添了几分繁华,几分热闹,几分安详。

④瞧,绿荫下。一群身着蝙蝠衫牛仔裤的姑娘在嬉戏打闹,随便花几角钱便可买得到的耳坠在她们的笑声中摇曳。那不知真假的项链一挂,尼龙袜高跟鞋一穿,村女们也多了几分都市女郎的风采。茶店里,一位老伯舞着那杆黄澄澄光溜溜的毛竹水烟筒,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娘子军连的故事 , 几个小伙子沉醉在这壮美的故事中。集市上,商贩们、赶集的乡亲们,一串串爽朗朗的笑声,惊得树上的鸟儿也扑啦啦飞走了。

⑤伫立在红操场上,举目四望。各种各样的建筑高高低低,掩映在挺直刚劲的木麻黄和潇洒秀逸的椰子树组合的绿的色块中,丹丹碧血般的木棉花,莹莹白玉似的橡胶花在村口热热烈烈地笑着,互相辉映。

⑥操场南半部,有一个水泥地面的灯光球场和一座方石垒砌的戏台子,是乡民们的娱乐场所。戏台子后面是一口鱼塘,明镜般的水面上,荷花亭亭玉立,不甘寂寞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扰乱了池中倒映的白云蓝天。操场西侧,一条水渠蜿蜒曲折,从西南面的山坡奔跳而来,渠水银子般闪着悦目的光,那是滋养着禾苗的乳汁在流淌!她流进田野,流进庄稼人的心里,孕育了一个个金灿灿的希望。操场东侧,记得有一棵遒劲奇伟的海棠树,如今却不见踪影了,我不由感到十分遗憾。那树,目睹了红操场的风风雨雨,它浓浓密密的树荫,深沉幽邃,包藏着多少悲壮的故事啊!稍远处,田野含青吐翠,油油如黛,欣欣向荣。施肥的农妇,撒出一条条雪白雪白的弧线,曳起一片片碧绿碧绿的涟漪。更远处,青山翠岭绵延起伏,宛若江涛海浪般汹涌奔腾;飞瀑从山崖上轰然倾泻而下,泉水在山谷里悠闲地浅唱低吟。多豪放而粗犷的山野,多美好而壮丽的景色!

⑦深情地环视着这使我百般依恋的红操场,我不由十分感慨:是什么让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娘子军”战士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鏖战?在严刑拷打中坚守?在无怨无悔中奉献?不正是为了今天这繁盛、富庶、喧闹、自在么?活着的和死去的吴琼花们,她们会感到欣慰和自豪的。

⑧沉吟着,耳边似又回荡起那支响彻了多半个世纪的娘子军连歌:“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选自梁其山散文集《小城如歌》,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