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新中国通过自己的时代最强音,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理解与尊重,20世纪70年中国外交更是三喜临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材料三: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 公有经济 | 私有经济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业零售额 | 95.8% | 4.2% |
材料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
材料一:下面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方面的比较表”
中国(1952年) |
印度(1950年) |
美国(1950年) |
|
钢产量(人均)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人均)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材料二: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