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莒南县大店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小题。

海市蜃楼

        ①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这种现象奇妙之极。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形象的描述:“……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壁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清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来的岛屿又在海上现上来。”实在太奇妙了吧!

        ②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③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

        ④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

        ⑤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赞。

        ⑥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

        ⑦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现,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

        ⑧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

阅读《自我雕琢》,完成下列各题。

自我雕琢

       ①在我看过的众多雕塑里,唯漳浦天福石雕园的名为“自我雕琢”的石雕长久地占据着我的心。这座石雕造型为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为了让自己能够拥有完美的形体,正在用手中紧握的铁锤、铁凿,不断地自我雕琢,伫立在石雕前,我想,每一位观赏者都会像我一样,被它深刻的寓意深深地震撼。

       ②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回顾历史,纵观世相,大凡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一步步走入成功殿堂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著名画家徐悲鸿数十载潜心钻研,才终获“艺术大师”的美誉;最美舞者邰丽华坚定执著地追求,才有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的演绎。他们成功的关键都不在于起点有多高,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拥有了自我雕琢的精神。

       ③那么如何做到自我雕琢,日臻完善,直至成功呢?

       ④自我雕琢需要静心。俗话说:“心静乾坤大。”唯静才得以修心,唯静才得以致远。《大学》中“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是告诉我们只有沉着淡定,静心修为,才能终有所得的道理。否则,就会出现古人所说的“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神不凝则万事难成“的结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它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心灵纯化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只有贯之以恒心,方得始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抱定上下求索的恒心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⑥自我雕琢需要方法。这方法不只在于外塑形象,更在于内强素质。内外兼修,方达完美。要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可以在竞争中纵横驰骋;要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瞻远瞩,视野开阔,才足以抵御各种名利的诱惑;要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感恩相伴,才能够以宠辱不惊的心态体味曼妙人生。

       ⑦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把所有的木桶都擦干摆齐,然而却别一阵风吹弄脏。小男孩委屈地抱怨风,父亲告诉他:“孩子,我们改变不了风,却可以改变木桶。”男孩豁然开朗,他挑来水,倒进木桶里,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木桶被风吹倒过。其实,小男孩是在用另一种方法进行自我雕琢!

       ⑧当今社会,喧嚣与浮躁充斥,欲望与诱惑并存,这些又何尝不是吹倒木桶的“风”?要想让自己的木桶长立不倒,就要通过给自己的木桶加重来雕琢自己,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葫芦僧判葫芦案(节选)

选自《红楼梦》

    ①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之人来审。那原告道:“被殴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这拐子先已得了我家的银子,我家小主人原说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门;这拐子又悄悄的卖与了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竞打死了。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踪迹了,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竞无人作主。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②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正要发签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又让坐了好谈。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这门子听说,方告了座,斜签着坐了。

……

    ③雨村低了头,半日方说道:“依你怎么着?”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不依,只用将薛家族人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了乩(jī)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今薛蟠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渊的魂魄追索而死。其祸皆由拐子而起,除将拐子按法处治外,余不累及……”等语。小人暗中嘱咐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自然不疑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要。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④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 , 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费;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 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思而不行

    ①鲁国正卿季孙行父,谧“文”,史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孔子含蓄地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②如今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以讹传讹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这句“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孔子反对的。

    ③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极精于算计,算来算去,算到最后,总是为自己打算。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总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思,可矣。想得太多,人便退缩,长此以往,人便猥琐;人一猥琐,便不足观。

    ④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

    ⑤如何是童心?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什么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判断!比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个犯罪行为,必须制止。

    ⑥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就很可能是这样: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

⑦钱穆注《论语》,于此则下注曰:“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

    ⑧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文/鲍鹅山,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各 题。

秋天的风(阿文)

    ①秋风过处就是一片片的成熟。

    ②看,那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呵!那不是稻田,是金色的大海。(A)那海里,大人挥舞着镰刀,小孩拾着稻穗,远远望去,他们就像一只只金色大 海上翩翩起舞的蝴蝶。

    ③那小坡上是什么?噢,原来是一片果实累累的果园,丰硕的果实压弯了树枝。

   ④橘子成熟了,有的三五个一起,仿佛在窃窃私语;有的六七个一堆,好像在 做游戏。那些种在路边的橘树,像爱撒娇的少女似的,懒懒地把长臂似的枝条伸在 路上。枝条上结满了早红柑橘,路人稍不注意撞上它们,立即晃动起来,响起悦耳 的,轻音乐似的声音,一阵馥郁香味也随之沁入心田。

   ⑤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那么好看,像一片火,直逼你的眼。看, 那株小柿树的叶子,有的已经发红,它们红绿相间互相点缀。柿树的枝头上挂满了  黄澄澄的柿子,有的独坠枝头,有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显得格外亲热。……

   ⑥秋凤萧瑟,层林尽染,阳光下,走在丛林之中,你会有一番别样感觉。,

   ⑦来到气象公园,瞧,(B)那枫叶火红火红 , 红得发光,红得鲜亮,在秋风吹 拂下一个劲儿地飘舞、微笑,在人们的称扬中一个劲儿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姿。望 着火紅的枫叶,你会自然地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 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⑧来到滨江公园,沿着溪边行走,那一片片黄橙橙的银杏就跃入了你的眼帘, 纵横交错的树枝上,硕果累累。又圆又大的银杏果,一个接一个,一个挤一个,树 叶被挤得想弓起来 , 树枝被压得弯下了腰。一阵萧瑟的风吹拂而过,那熟透的白果 便伴随“花蝴蝶 ”似的叶子哗啦哗啦地落了下来并纵身跃入草丛当中,这时你会情 不自禁地俯身下去寻找那落入丛中的果子。

   ⑨在秋天的风里,你会不知不觉地如痴如醉,心中的一切负担、压力都随风而 去,随风飘散,思绪也随风飘扬,飘向天空,飘向山林,飘向大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