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材料二: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卡斯特罗材料三:关于全球化的漫画请回答:⑴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将1492年看作全球化开端的依据是什么?⑵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哪些革命能体现“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成功“实践”?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试举其中的两项发明说明“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⑷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索之船】船,在生活中,与人密切相关。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材料一:右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在欧洲广为流传的哪本书籍对该历史事件起到了刺激作用?(2)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文明交织】一般来说,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的乐章。材料二: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西亚文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材料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3)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4)材料二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什么人? 他们传播的宗教主要是什么? 他们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出自哪一部民间故事集?
材料一:“黄金、香料、基督教三大动力都指向东方,东方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欧洲人……这些探险者的动机说不上高尚,甚至还有血腥和罪恶,但这一行为毕竟把相对隔绝的人类几大文明区域相互连通了起来,……以至有人说全球化时代应从大航海时代算起。”
——《大国崛起》
材料二:17世纪前半期,世界各殖民地的产品,多半都是通过荷兰转运到西方各国去的。荷兰商人利用成千上万商船走遍世界的机会,利用世界各地区的价格差异,进行世界性的转口贸易,获得巨额利润。荷兰是一个因经营海上中转贸易而发家的商业强国,所以被人们称为“
材料三:
材料四:……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1838年,“天狼星号”和“大西方号”汽船分别以16天半和13天半的时间朝相反方向越过大西洋,行驶时间为最快的帆船所需时间的一半左右。
——《全球通史》
请回答:
图1蒙娜丽莎
图2哥伦布到达美洲
图3《权利法案》
图4“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5瓦特改良蒸汽机
图6《共产党宣言》书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