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举一反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也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中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材料二: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卡斯特罗
材料三:关于全球化的漫画

请回答:
⑴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将1492年看作全球化开端的依据是什么?
⑵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哪些革命能体现“世界近代民主思想”的成功“实践”?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试举其中的两项发明说明“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⑷据材料二和三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船,在生活中,与人密切相关。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右图是哥伦布航海之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在欧洲广为流传的哪本书籍对该历史事件起到了刺激作用?
(2)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文明交织】一般来说,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材料二: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西亚文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材料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
(3)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4)材料二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什么人? 他们传播的宗教主要是什么? 他们曾经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这出自哪一部民间故事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