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好弋 ,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②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③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④闻命:明白道理。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景公弋/知之者不如之者 B、吾君重鸟以轻士/蒙辞军中多务 C、罪二也/斯陋室,惟吾德馨 D、于是召而数公前/何陋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

(3)、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景公是怎样的一个人?晏子又是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 , 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⑥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明史.熊鼎传》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⑥给事中尹正:给事中,官职名;尹正,人名。

阅读《义田记》,完成第后面的题。
      范文正公 , 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 , 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 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 ,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

    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注:凤鸣而鸷翰:凤鸣,指凤凰打鸣、吟唱。鸷:凶猛的鸟,翰:指鸟的羽毛。

《资治通鉴·周纪三·周赧王五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