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0年民办初中语文联合自主招生考试卷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①金者之所,因攫②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
[注释]①鬻(yù):卖。②攫(jué):抓取。
①清旦
②因攫其金而去 ③徒见金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守株①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②株,折颈而死。因③释④其耒⑤而守株,冀⑥复⑦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⑧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树桩。②触:撞到。③因:于是。④释:放下。⑤耒(lěi):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⑥冀(jì):希望。⑦复:再次。⑧身:自己。
滥竿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②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说(yuè):同“悦”,高兴。④廪(lǐ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①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