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镇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当空气中的CO2含量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体健康。

[查阅资料]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时,人会有心跳加快、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轻度恶心等症状;体积分数为5%时,会有呼吸不畅、头晕、耳鸣、血压升高等症状;体积分数为10%时,会有严重缺氧、丧失意识、昏迷等症状。

[提出问题]在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如何检验空气中CO2的含量已经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程度?

[设计实验]依据CO2的性质,设计检验方法。

CO2性质

反应检验方法

预期现象

方法1

(1)

用燃着木条检验

燃着木条熄灭

方法2

与水反应

用X溶液检验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方法3

与石灰水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1)、方法1依据的CO2性质是
(2)、根据方法2的预期现象推断,所需试剂X是溶液。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3的原理:
(4)、[配制样品]常温常压下,配制CO2体积分数不同的气体样品。

[进行实验]常温常压下,集气瓶和试管中盛有空气或气体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实验过程

空气

正常燃烧

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无明显变化

1%的CO2气体样

正常燃烧

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5%的CO2气体样

正常燃烧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解释与应用]

从灭火原理分析,方法1中均没有出现“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5)、1班有部分同学在教室内出现“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小林同学想用上述实验方法检测教室内CO2气体的含量,他应该选用的方法是(填方法序号)。
(6)、2班小瑜同学收集了教室中的气体,尝试用方法2进行实验,发现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由此现象推测此时教室中CO2的含量可能为      (填字母序号)。
A、1%以下 B、1% C、1%~5% D、5%以上
举一反三

自加热小火锅,使用方便,是旅游必备食品之一。其中的发热包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查看其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活性炭。课堂上教师带领同学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1)实验A中,将样品加入水中,触摸烧杯外壁发烫,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B中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学习小组对气体成分和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

Ⅰ、对气体成分的探究。

【猜想假设】假设一;只有H2;假设二:只有CO2;假设三:H2和CO2

【实验验证】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2)当气体通过甲时,现象________,证明假设一不成立。
(3)丁中出现________的现象时,假设三成立。写出丁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4)若乙中装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
(5)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Ⅱ、对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

(6)实验后,小丽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假设氧化钙、铝粒、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进行测定,其中含钙元素2.0g,含铝元素2.7g,含钠元素2.3g,则溶液中氯元素含量________g(选填“17.80”、“≥17.75”或“≤17.55”)

【反思评价】

(7)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时,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及生成物能否溶于水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
(8)小林同学也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 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性炭
C. 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