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鹅毛褥子

①冬天,大雪片子像一个长长的铺盖卷儿,把我们整个村子所有人家的房盖儿都盖上了。让我们的贫瘠在刹那间显得越发明显。

②还有几天要过年了。村里来了卖枣子的爷俩,吆喝一下午了,也没卖出几份。不是他的枣子不甜,是那个时候,每个人家都很穷。甜的食物,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能含块儿冰糖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余富,吃什么枣子?

③那时候,东北的雪贼大,下一天,能埋人半个身子。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④我家是村头第一家。天黑了,卖枣子的敲我家的门,问我姥姥可不可以借宿一宿。来人是个大叔模样,顶着一个秃了皮的狗皮帽子,黑黑的,憨憨的。还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儿,脸上净皴,鼻涕过河。

⑤我在屋子里,给姥姥直使眼色。没想到,姥姥居然还是给让进了屋,还给人家倒杯开水,还让那熊孩子上炕头儿上热乎热乎。姥姥问,晚上吃没吃饭。大叔羞涩扭捏的:不太饿。姥姥说:晚上下面条,我多煮上一把儿。

⑥姥姥和叔叔唠嗑,我在一旁鄙视着。

⑦晚饭姥姥特意还多煮了几个荷包蛋,给他爷俩盛面条,盛得直冒尖儿。大叔把荷包蛋夹给了他姑娘,说自己不怎么爱吃鸡蛋。小女孩不客气,稀哩呼噜,喝得下巴壳子直漏汤。大叔用袖子给他姑娘擦擦。姥姥又给盛上了一碗,大叔用手拦着:大婶子,够了!够了!

⑧晚上,姥姥安排爷俩住宿。我家左右两间房,爸妈上山干活了(山上有房子),那间房空着,几天没烧火。姥姥倔搭倔搭给那屋的炕点着了。大叔不好意思,一起出去跟着抱柴火。姥姥怕那屋子炕凉,把我上镇子里开学要用的鹅毛褥子拿给人家铺上。我很不高兴,大叔可能看出我噘嘴了,说不用,不凉。姥姥还是给人家铺上了。

⑨第二天一早,那爷俩起大早就走了,居然没和我姥姥打招呼,就偷摸地就走了。外屋地上,还给我家留了半袋子枣子。还把那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唯一就是,我那个鹅毛褥子不见了。姥姥翻腾了整个屋子,也没找着。我噘着嘴;我说不让你留,你偏留!遭贼了不是!姥姥扒着门框子,望望外头白茫茫的火雪,念叨着,拿走就拿走吧!怪可怜人儿的!

⑩我内心发出了恶狠狠的仇恨:我家帮你们,你们却偷走了我家的鹅毛褥子!一袋子破枣子,留这里干嘛!我上去就踢了一脚。那鹅毛褥子,可是我姥姥收集了村里好几家的鹅毛做成的呀!姥姥瞅瞅我愤怒的小眼神儿,乐了:有时间,我再给你做上一床。

⑪还有一天还是两天,就过年了。那卖枣子的大叔,居然一个人推车子上门了。进屋就直跺脚:大婶子,对不住了!我家那臭孩子把你把鹅毛褥子尿湿了。我就寻思拿回去,给你重新买上一床。我给你到镇子里买了一床,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大叔站在外屋,低着脑袋,眼神躲闪。姥姥气得直跺脚:这叫什么事!后生!花那冤枉钱干啥子!大叔扔下褥子就走了,姥姥在后面撵,也没撵上:这大雪能埋人,你是怎么来的呀!不吃一口啊!

⑫夏天,我到镇子里上学了。那天,和同学去集市上溜达。瞅着那个卖枣子的小女孩儿,很眼熟。她居然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企图躲开这尴尬的一幕。没成想,我走出了几十米,后面有人追着叫我:哥,给你枣子!女孩低着头,给我兜里揣上了一把枣子后,一溜烟就跑回去了。

⑬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

⑭事情过去好多年了。可是,越久却越记忆犹新,总是会忆起在那个大雪磅礴的早上,大叔费劲地推着自行车来我家,羞愧地给我家赔了一床崭新的鹅毛褥子。那么厚的雪,他是怎么来的!还有一天就过年了,他又是去哪里买到的鹅毛褥子?那个和我们不辞而别的早上,他这个当父亲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挣扎与纠结?

⑮还有,一个陌生人突然到访,姥姥居然还给人家借宿,还煮面条还给人家吃。这是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的。也许,那个年代的人,都不设防吧,比如姥姥给小女孩多煮荷包蛋,比如小女孩碰到我后能再塞给我一把枣子……

⑯虽然那是个青黄不接的年代,但大家好像谁都不愿意欠着谁的。我为我多年前的怀疑所不齿。因为,活在那个贫瘠的年代,好像没有人不善良。

(1)、本文围绕“卖枣父女”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中①③⑨段都出现了对雪的描写,请综合分析其作用。
(3)、本文看似平实质朴的语言中却蕴含着生活的温情。请以第⑦段为例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4)、“晚上,我躺在寝室床上,咬了一颗肥硕的枣子,很甜。心里,却怎么也甜不起来。”这个说法看似矛盾却别有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无知的乐趣》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好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山毛榉和榆树之间有什么区别,不知道乌鸦和画眉的啼鸣有什么不同。也弄不清楚苍头燕雀是否会唱歌,说不出布谷鸟是什么颜色。然而,这种无知并不完全是可悲的。从这种无知我们可以得到有所发现的乐趣,这种乐趣是经常的。说博物学家在观察鸟类生活中并无乐趣将是荒谬的,他的乐趣是稳定的,几乎是一种理智的、缓慢沉重的消遣。
        但我的无知并不局限于布谷鸟。它涉及所有上帝创造出来的东西,从太阳和月亮一直到花卉的名字。我曾经有一次听到一位聪明的太太问,新月是否总是在相同的星期几出现。她补充说也许最好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人们事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上的哪个地方能够看见新月,那么它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对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动时间表的人们,新月也总是出乎意料地来到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对一年四季的职司有足够的知识,知道要在三月或四月,而不是在十月里,去找报春花,而在发现一株早开的报春花时就不那么高兴。我们也知道苹果树是在结果子之前而不是在结果子之后开花的,但当五月份我们到一家果园去度假日时,这并不会减少我们对假日之美妙所感到的惊讶。
        蒙田告诉我们说,他的记忆力非常糟糕,糟到每次读一本旧书就好像以前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有些时候,这样一种记忆力是一种苦恼。但坏的记忆力值得提一提的地方也并不见得比好的记忆力少。一个记忆力坏的人可以一辈子继续不断地阅读《天方夜谭》。
        我带着新的惊讶了解到唱歌的布谷鸟是雄的而不是雌的。是的,我们不时地唤起自己并思考。人类感受过的最大欢乐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的巨大乐趣,归根结蒂,是提问题的乐趣。已经失去了这种乐趣的人或已经用这种乐趣去换取教条的乐趣(这就是回答问题的乐趣)的人,已经在开始僵化。人们羡慕像乔伊特那样爱一问到底的人,他在六十岁之后还坐下来学习生理学。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到达他这个年龄以前很久就已经失去了无知感。我们甚至对我们像松鼠那样积攒的一点知识感到自负,并把不断增长的年龄本身看作是无所不知的源泉。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七十岁的时候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选自《玫瑰树》, 作者:罗伯特·林德,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①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

      ②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③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④老师来劝我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

      ⑤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⑥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在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

      ⑦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

      ⑧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⑨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

      ⑩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⑪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

      ⑫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

      ⑬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⑭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可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

      ⑮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⑯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正是年底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

      ⑰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呢!

      ⑱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

      ⑲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⑳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刘继明

      ①女歌唱家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她整日卧病在床,回忆自己刚刚绽放的青春年华和艺术生命,犹如窗外天幕上一闪即逝的流星,心里充满了忧伤。在那些日子,她不止一次地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走到钢琴边,但她的手指已经无力掀开琴盖。她只能任凭往昔的音乐在脑子里发出空洞的回响,而又无可挽回地弥散,消失,彻底地归于冥寂……

      ②一个小偷拿着一束玫瑰花,在一个细雨朦朦的黄昏敲开了这扇关闭多日的门。他看到的是一双美丽得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

      ③在他还未来得及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花已被轻轻地接了过去。“好香的玫瑰呀!”她凑近花认真地嗅嗅说,“是刚采到的吗?”她抱着花往里走时又轻轻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玫瑰花,陶醉地闭上眼睛。待她睁开眼睛时,刚才还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的脸上奇迹般露出两抹淡淡的红晕,“您还站在门口干嘛?请进来呀。”小偷觉得她的声音像水晶一样空灵而透明。

      ④小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显得局促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找到了一个空罐头瓶,“您看这花插在这里面行吗?”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瑰的?”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在胸前,“您猜猜看,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小偷摇了摇头。

      ⑤“弹钢琴,”她轻轻吐出3个字,“我好久没摸过琴键了。”她朝他看了一眼。“您能帮我掀起琴盖吗?”她不好意思地垂下眼睑,手指互相绞在一起,“您知道我现在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

      ⑥小偷犹豫了一下,还是过去帮她掀起了琴盖。“您真好。”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她的手指按在琴键上,琴声蚕丝一样从她的手指下滑出来,显得绵软无力。

      ⑦“这是《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知道吗?可惜我现在不能唱了。我15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大学时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您在听吗?”“我该走了。”小偷从沙发上站起身向门口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她又把脸贴近那束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⑧三天以后,他又来了。带着一大束芳香四溢的玫瑰。“哦!”她吻着那些娇艳的花朵说,“我好久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了。”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⑨“我本来可以为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她说,“您在看什么呢?”“我在看墙上那幅照片。” “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⑩从这以后,小偷每隔三天便送来一束玫瑰,它使房间里散发着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可惜这种淡淡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始终未听见她所熟悉的敲门声。就在那天夜里,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⑪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原来,他正打算洗手不干,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像一个正常人生活时,因先前的盗窃事发而被拘留。在拘留所里他总是坐立不安。走出拘留所的那个下午,他迫不及待地冲向花店,但跑遍了大半个城市,才在一个偏僻的花市上买到一束并不十分鲜艳了的玫瑰。这大概是夏季里最后一朵玫瑰了,他想。

      ⑫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但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人。

      ⑬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的玫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  【甲】  、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  【乙】  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现代文阅读

母亲也曾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

马亚伟

①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是个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家庭妇女,她的世界只有孩子和家。父亲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不懂得细致入微地关心人。所以在我看来,母亲仿佛是天经地义为家人付出的人,从来没想过谁会给她更多的爱。

②直到那次外祖母来我家。有一天母亲在前面走,外祖母跟在她后面。路面不平,母亲走路没看脚下,一不小心险些摔倒。跟在她后面的外祖母惊呼起来:“哎呀,我的宝!”“我的宝?”我听到这样的称呼感觉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尴尬是因为从来没人叫过母亲“我的宝”,感动是因为我恍然明白,母亲也曾是被外祖母捧在手心里的宝。我不觉偷偷笑起来,仿佛窥探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甜蜜而温馨的秘密。

③外祖母跟我讲过很多母亲小时候的事。母亲上学时学习特别好,年纪很小就考到了县城的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有一次,外祖母特别想念母亲,可她又不会骑自行车。思女心切之下,外祖母便装了一兜母亲爱吃的花生、红薯干之类的东西,步行去县城的学校给母亲。县城离家30多里路,外祖母那时候年轻,走路如风,一天就打了个来回。母亲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笑说:“我妈把我当宝贝呢!”她的脸上带着幸福而羞涩的表情,想起自己当年被宠爱的时光,母亲是欢欣的。

④外祖母还讲到,母亲小时候特别爱吃铁勺煎鸡蛋。母亲周末回家后,外祖母便打发舅舅去干活,家里只剩下母女俩。外祖母把对女儿的宠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偷偷给母亲用铁勺煎鸡蛋。母亲吃了一个还想吃,她便煎第二个。外祖母还要趁着舅舅回家之前打开窗户,让煎鸡蛋的味儿散尽,要不然舅舅会闹的。外祖母没有一点儿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专宠她的小女儿。

⑤这些事都是外祖母讲给我听的。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真想象不出母亲小时候那么受宠。后来母亲结婚了,有了我们姐妹几个,她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操持自己的小家。外祖母偶尔来我家,每次上饭桌前都要点煎鸡蛋和炖鱼两道菜。原来我还以为是她爱吃这两道菜呢,

后来才知道,她是为她的宝贝女儿点的。从我有印象起,母亲每天像陀螺一样,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母亲从被宠爱的宝,变成了宠爱孩子的妈,细想一下,这样的变化过程令人心酸。当年那个围在慈母身边撒娇的女孩,有一天升级为妈妈后,她便抖落一身的娇气,摒弃自己那点小任性,变成一个细致万分、体贴入微的母亲。她理应获得的宠爱,也渐渐被忽略了。

⑥几年前,我的外祖母去世,母亲哭得撕心裂肺。看到母亲飞溅的泪水,我心如刀绞。我知道,对母亲来说,那个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的人永远去了,她该有多伤心啊。

⑦如今,我也已经人到中年。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我一定也是个慈爱而琐碎的母亲。孩子不知道,我也是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宝。从前是,现在也是。如今母亲见我辛苦,还经常给我开个小灶呢。只要有母亲在,女儿不管多大都是母亲手心里的宝。

⑧我现在既享受着被母亲捧在手心里的幸福,也享受着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幸福。同时,母亲享受着我回报的爱,我享受着孩子回报的爱。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吗?

(选自《教育导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