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夷门集志铭

(清)袁枚

余自沭移江宁,客贺曰:“江宁有侯丞,槃槃大才,佐公,公必喜。”问其名,故予也。余壬子乡试,见有野古者,危冠高履,口侯音,目睒睒斜视,如深山怪松,磊砢自异。识者曰:“此天台侯嘉络也。”予窃已奇之。与订交,廓落无町畦,益相爱。号夷门子,字元经。诗文迅疾,始于笔染,终于纸尽,挥霍睥睨,瞬息百变。每裹袖泼墨,数十人环而拥之。丞抽思乙乙,十指雨下,字迹旁行斜上,如长河坚冰,风裂成文,莫知条理,而天趣可爱。又如成相佹诗,穷劫野曲,可解不解,而俶诡独绝。

先受知督学帅公,贡于乡,连试不售,出为主簿,调江宁丞。曹进曾退,温温无所试。既不得志于时,愈自纵。

一日大醉,登报恩寺殿,摩古佛罗汉数百尊,各赠诗万余言,书其顶,箕坐大呶。窗外风雨暴至,电光其手,益喜,奋笔不能休。且吐且书,取殿旁石臼戴头上,折旋舞如风。众僧疑为鬼神异物,不敢逼视,又疑病狂易,妄笑语昏乱。酒既醒,雷雨亦息。观其诗,奇字奥句,不能读也。举其臼,重千二百斤。运饷至京,以已所坐舆辇其妻秦氏,已策驴从之。妻免乳旅店中,丞徒步长吟数千里。判事喝笞数,辄睨抱牍吏:“决当否?”吏曰:“ 也。”丞大喜,号于众曰:“何如?”

镇江黄太守慕其才,招至署。未浃旬 , 早起不见,觅之,赫然死厕旁。年五十二。其子某至自天台柩归,卜葬毕,来问铭于余。余既奇君之才,而尤奇君之死,乃亦奇语。遣抱磨者陷其石,以质君。

铭曰:文星炽炽,龙啮其系。拗怒坠地,无所吐气。以儒为戏,钦崎如是。执不律,如执鬼中,可以极无极,穷无穷。而卒不声于崖公。一笑去,泠然风;留委蛇,受机封。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侯嘉播(1698~1746年),字元经,号夷门,台州临海人,清代文人。②免乳:分娩。③浃旬:一旬,十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沭移江宁         知:授予官职 B、问其名,故予也       狎:熟识 C、电光其手             烛:照,照亮 D、吏曰:“也。”        是:正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有野古者            扣舷而歌之 B、先受知督学帅公        圣人不凝滞于物 C、其子某至自天台柩归     敛赀财以送其行 D、乃亦奇语               齐彭殇为妄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以“客贺”、作者“奇之”及泼墨时“数十人环而拥之”等叙述,从侧面写出侯嘉繙在当时有一定的名声。 B、侯嘉繙一生无心于仕途,曾在不同的地方当掾吏,后来应黄太守征召而来到镇江,不料那里竟成为他人生的终点。 C、侯嘉繙可称得上是位奇人,下笔有神,才思敏捷,书法不拘绳尺,异于常体。他行事率性任诞,有魏晋名士遗风。 D、作者在评价侯嘉繙时,把他比作一条咬断绳索的龙,肯定他的不俗才华,欣赏他的放达不拘,也对他的一生有所感喟。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运饷至京,以己所坐舆辇其妻秦氏,已策驴从之。

②判事喝笞数,辄睨抱牍吏:“决当否?”

(5)、用“/”给下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如陈年之酒风霸之木非枯槁简寂之谓然必须力学苦思哀年不倦 , 如南齐之沈麟士,年过八旬,手写三千纸,然后可以压倒少年。

(袁枚《随园诗话》)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既至京师,所与交游,皆一时闻人。镇器之曰:“此儿,天下士也。”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初,苏轼约俱上章论列,谏草已具,见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公之文,经世之文也。”竟不复出其稿。时有相章悖意。祖禹力言悖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贬安置贺州,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开列古义,参之时事,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

(《宋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去病侯三岁,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其夏,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将军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其后,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道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上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去病将兵往迎之。去病既渡河,与浑邪众相望。浑邪裨王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去病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遗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人。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事多此类。元狩六年薨。

(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①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节选自《荀子·荣辱》)

[注]①注错:措置,安排处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