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1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明史●食货志》记载:“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缴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不侵犯地主官僚利益 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C、简化税制以杜绝腐败 D、免征徭役为农民减负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至18世纪,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这一时期,从广州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迅速增加到7条,抵达世界7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直到1842年,除个别地区和特殊情况外,基本上是广州“一口通商”,垄断了全国的对外贸易。全国进出口货物一下子汇集到广州,在广州旧城西城外的十三行商馆区建起了一幢幢给外国商人存货和居住的夷馆,华丽的西式建筑上面悬挂着各国的国旗,货船到港的时候,这一带外国人熙熙攘攘,各穿着不同服装,操着不同语言,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此时,从美洲、日本等地区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10000吨之间,占到了世界白银总数的近半数。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

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