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徽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其年僖宗出幸宝鸡,复从之不及,退还河中。

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时朝廷微弱,纪纲大坏,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欲归梁,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手室迢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家棺,遇胜日,引客坐扩中赋诗,酌酒裴回。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者老相乐,曾无傲色。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B、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C、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D、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迁”与文中“拜”相同,在古代都指授予官职。“左迁”常指降职。 B、“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最重要的佐理之一。幕府的僚属多为主官自辟,或有奏请,或私聘。幕僚多无固定职掌、不入品秩、不见编制。 C、“鼎”,传国的重器。后遂以指代国家政权和帝位。 D、“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唐宋时期,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香山居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宗迁洛,政权将要落到梁王手里,司空图被迫赶到洛阳。谒见皇帝那天,他堕笏失仪,表现十分恐惧,这反映了他性格的一个侧面。 B、司空图对唐王朝十分忠心。唐僖宗两次外逃避难,司空图曾努力追随,但都因没有赶上而退回河中;看到朝中“纪纲大坏”,他感到无能为力,因而产生退隐之心。 C、退隐之后,司空图并不因为自己曾经在朝中为官而清高自傲,他乐于参加各种民间活动,和村野老人同席而坐,从来没有表现出骄傲的神色。 D、司空图先人有田土在中条山,退隐之后,带朋友到他为自己营造的墓圹中赋诗对饮,自适而放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②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5)、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司空图“忠于唐王朝”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陕西李广为上郡太守,尝从百骑出,卒遇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军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归其大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飞将李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范雎曰:“臣闻昔者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耳。若是者,交也。已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遂收功于吕尚而卒王天下。乡使文王疏吕尚而不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业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

臣非有畏而不敢言也。臣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之尽忠而身死,因以是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于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终身迷惑,无与昭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

秦王跽曰:“先生奈何而言若是!事无小大,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秦王亦拜。

(选自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范雎曰:“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专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威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泾阳、华阳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此四者下乃所谓无王已然则叔焉得不倾而念焉得从王出乎?臣闻:‘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 , 国弊,御于诸侯;战败,则怨结于百姓,而祸归社稷。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卒无秦王。臣今见王独立于庙朝矣,且臣将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秦王惧,于是乃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于关外。昭王谓范雎曰:“昔者齐公得管仲,时以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为父。”

(选自刘向《战国策·秦策三》,有删改)

[注]①阿保:左右近幸之臣。②为:在。③陶:穰侯的封地,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④御于:受制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