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东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政治制度或促进或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二册

材料三: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五: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完善,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武则天是如何完善科举制度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被称为什么?
(3)、“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为“制其钱谷”在地方设置了哪一官职?
(4)、材料中的“丞相”一职最早出现于秦朝,北宋时期丞相改称为宰相,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明太祖“罢丞相不设”后在中央是如何加强君权的?
(5)、材料中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