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房山区2020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灾难与危机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古代灾难大事记(部分)

时间 概况
公元前430年 雅典瘟疫爆发,据史料记载这场瘟疫起源于非洲,然后蔓延至雅典卫城,雅典损失1/4人口。这直接影响到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战争,公元404年雅典战败,雅典辉煌的城邦文明陨落。
公元119年至217年 百年间东汉历经十次大瘟疫,公元156年全国人口是5006万多,到三国末年仅存十分之一。公元183年,张角等趁大疫流行,发起“黄巾起义”。
公元541年至542年 地中海地区第一次爆发大规模鼠疫,《牛津拜占庭史》 估计此次瘟疫使君士坦丁堡丧失1/3人口。查士丁尼本人也染上了鼠疫,虽痊愈,却引发了执政后期的动荡。
公元1633年 明末鼠疫发生于1633年的山西,并于1641年蔓延到华北地区。1644年,鼠疫在北京达到流行高峰,累计已造成北京20-30%的人口死亡。同年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材料二: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流感 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欧洲人由于长期和病媒接触逐渐产生了免疫力,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就成了人们束手无策、杀人无数的瘟疫,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何帆《历史的瘟疫》

美洲主要瘟疫流行情况示意图

材料三:

危机与应对

国别 日本 中国
时间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 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应对措施 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工商业。 1898年,进行戊戌变法。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1月,建立民主共和国一中华民国。
结果或影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资产阶级通过改良没有成功,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绝大多数国家受到沉重打击。日本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分子为了摆脱危机,对内残酷镇压进步组织, 对外积极侵略扩张。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3年在德国希特勒上台,大权独揽,建立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甘长春《如何应对危机和灾难》

材料五

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疫情,国家多次派出顶级专家团队赴 武汉开展患者救治工作。各省迅速组织援鄂医疗团队,先后共计4.26万人到达湖北一线。政府迅速组织相关单位复 工复产,统筹调配资源,支援疫情重灾区武汉,调配人力物力,十几天建成“雷 神山”“火神山”医院,后又建成16 家“方舱医院”…… 习总书记说:“我们最大的优势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 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摘编自人民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瘟疫给美洲带来灾难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日两国“危机与应对”中的共同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说德、意、日三国面对危机的做法和影响。
(5)、依据材料五,说说我国能快速应对疫情的主要原因。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人类在不同时期应对危机的做法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材料二: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仿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基础教育体制,增加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们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众多发明使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

——选自《西方近代文明》

材料四: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罗斯福在施政初期也遇到许多阻碍,最大障碍之一是在最高法院思想保守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下,最高法院把他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之后,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加强司法工作的法案,经过斗争,最高法院恢复了被取消的部分新法。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