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武汉,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中国近代史上武汉有许多英雄事迹曾载入史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   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妄想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的战略计划。

——摘编自张军《血战大武汉》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哪个政权被推翻?  
(2)、材料二中“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此后,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的出路”?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军民在敌后战场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一例。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你能体会到怎样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96年前的1921年,它在时代恶浪中顽强启航。它平凡,但却曾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

材料二:名人名枪展在张氏帅府博物馆开展,展览中还有一支枪很有历史价值,被称为“中国革命第一枪”朱德在起义时使用的M1896式警用型毛瑟手枪(国家一级文物)。该枪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枪长268毫米,有效射程50米,10发固定弹匣供弹。朱德就是拿着这支手枪,与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了著名的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此后,朱德又带着这支手枪转战南北,并在手枪弹匣一侧刻下了“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自用”的字样。1958年,为迎接国庆1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筹建军博时,朱德的毛瑟手枪办理了移交,作为伟大的见证,成为军博的“镇馆之宝”。

材料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遭受了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中期,四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先后跨越大半个中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这个英雄创举不仅在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大地上留下了震惊中外的红色轨迹,也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气度,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纵横14个省,长驱6.5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600余次,终于粉碎敌军的围追堵截,并战胜了大自然的艰难险阻,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穿越茫茫草地,克服饥寒交迫、缺医少药等无法形容的重重困难,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取得了伟大胜利。

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始。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是用黾勉(勉励)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   (李大钊)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继承新文化运动精神的基础上,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其拥有了新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我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我国工人运动。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成立,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摘编自张鹏飞《早期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传播》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

出生年份

参会年龄

备注

董必武

1886

35

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创建了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李汉俊

1890

31

与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毛泽东

1893

28

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湖南筹建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潭秋

1896

25

五四运动爆发后,领导了武汉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与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王尽美

1898

23

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济南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参与共产党早期组织

邓恩铭

1901

20

与王尽美等在济南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发起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刘仁静

1902

19

北京大学学生,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依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三1925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

1925年1月

1927年4月

1927年7月

1928年6月

1934年初

1937年初

1945年4月

党员人数

994

5.7万

1万

4万

30万

4万

121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