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践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昌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历史传承)
材料一
历史背景 |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两国文书往来,俱以英文为准,“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为此,中国需选派学生学习英文。……逼迫清政府于京城设立相对应的外交机构或官员,直接展开“文移、会晤”等。 |
洋务运动过程中,恭亲王英许奏文称:“固思洋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现在上海、新江等处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功夫,即学习皮毛,仍无俾于实用(无法实用)。” |
京师同文馆开设课程 |
1867年之前,它纯粹是一所外国语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所以课程方面,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同时也不抛弃汉文”。 |
1867年算学馆成立后,新增课程包括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和格致(物理、化学自然科学的总称。) |
材料二
《奏定大学堂章程》中规定的京师大学堂课程 |
||
科目 |
专业 |
备注 |
经学科 |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
各科预科阶段均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 |
政法科 |
政治、法律 |
|
文学科 |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
|
商科 |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
|
格致科 |
算学、化学、物理等 |
|
农科 |
农学、林学等 |
|
工科 |
机器、造船、电气等 |
|
医科 |
医学、药学 |
(史料检索)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之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材料三
(参观实践)2019年在北大红楼举办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展览。
材料四
“五四事件”展厅 |
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队伍 |
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学为主的十三所高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提出①等口号,并火烧了赵家楼,导致32名学生被捕,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四事件” |
“运动扩大”展厅 |
号召“大家救国”的漫画 |
在北京的影响下,全国很多城市纷纷响应,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6月,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② |
“学生大逮捕”展厅 |
热烈欢迎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出狱 |
6月3日和4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爱国学生近千人。政府的高压政策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怒。在全国“三罢”斗争,特别是以③为主力的罢工斗争之下,6月8日,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运动高潮”展厅 |
三个卖国贼照片 |
在全国爱国斗争的压力下,6月10日北洋政府免去了曹汝霖、张宗详,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
“拒签和约”展厅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中国代表 (图为顾维钧) |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共同决定,不往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它的历史意义是④。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