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①向下的秋比城里富足,仅漫山遍野的瓜果飘香就足以让城里人汗颜;乡下的雨比城里的雨奢华,仅一瓦一檐的叮咚作响就足以让城里人羡慕!

②宽大的故乡的炕是盛装游子梦的最好地方,每年的中秋节是回家看望妈妈的最佳时机!然而,当我趁着黄金周期间,带着一身的疲惫逃往乡下,解除城里的一身“武装”,依窗卧炕,准备和久别的母亲长聊之际,她却已伴着窗外春蚕吐丝般的雨声酣然入睡。无聊之际,听着雨中蟋蟀们啾啾作响、花池子里蛙儿的呱呱放声、母亲后院养的大白鹅引颈高歌,竟然兴奋起来!

③乡下的雨厚道实在,一诺千金,不比城里人虚头巴脑,下雨如请客,说改天请你吃饭,改天是哪天、到底哪天请,没个准日子。下雨也这样,暴雨就是预报有雨,大于就是大概有雨,小雨就是小心有雨,阵雨就是不知道那一阵有雨……故而,我还是喜欢乡下的实实在在。

④乡下的雨带着故乡的味,一道道接天连地,犹如妈妈扯的连锅面,只是等不及故乡炊烟的洗礼,便已悠然不见,钻入了大地的怀抱!

⑤乡下的雨最有故乡的温暖,一天天长空如来,经天纬地,犹如老妈织纺的土棉布,只是哦等不到剪切,便已悄然入梦,打湿了沉睡的村庄。

⑥乡下的雨最有故乡的音调,万千雨线好似一张张经琴谈着详见黑夜的弦,一曲曲弥散在村落间天籁之音从高处走来,充盈着村庄寂寥的浅秋梦!

⑦雨,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绵长悠远,犹如童年巷口母亲的欢呼声,一声、二声、千万声,散落在青青的瓦片上,经过屋顶的缓冲和铺垫,齐刷刷的挂在屋檐下,像早已备好的一溜排的瓶瓶罐罐做着自由落体运动,一滴两滴三五滴,只那么随便几下,便出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偶有夜风挂过,雨点歪斜,溅落在棂上,落在后院里,没头没脸地钻进母亲夏日精心拾掇的一垄菜畦里。

⑧万叶攒动,沙沙响作,像我们小时候的我们捉着迷藏,追逐嬉戏,窸窸窣窣,叮叮咚咚,这种原始的乡村打击乐足以让你心情湿润,让梦沉醉。慢慢地,雨由稀疏而又稠密、由舒缓而又急促,成群结队的雨赶年会一样地涌过来,那一声悠扬、一声叮当,像极了集市上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清唱变成大合唱,偌大的农家院落绽放出了层层叠叠、璀璨夺目的雨花,娇小柔美,灵秀纯净,诉说着当下农家小康的幸福岁月!

⑨“夜阑卧听风吹雨”,总觉得乡下的雨就是比城里的雨好!要不你听,自古以来,总是乡下的雨得到诗人们的青睐。无论雨大雨小,总有一滴唐诗、宋词湿透作者的笔端,总有一种雨花四溅的诗意在无边的乡愁中氤氲扩散!望阙云速眼,思乡雨滴心,听乡下雨就是一种享受,享受它的立体和色彩,享受它的团圆和丰收,享受它的安抚和慰藉。它不像城里的雨,除了喇叭制耳、喧嚣闹心,就是单调聒躁无味道!要不你看,为什么一到中秋,无论雨急雨缓,都挡不住天南海北游子们急切错乱的脚步,哪怕踩着泥泞,哪怕跋山涉水,哪怕漂洋过海 , 总要大包小包,被思念裹挟着,被秋雨催促着,携妻带子,从大城市往小城市跑,从小城市往乡村跑,只要回到妈妈的炕上,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意才会涤荡心胸,落在枕前!

哦,乡下的雨啊,原来我就是治愈母亲失眠的一味良药;哦,乡下的雨啊,原来你就是医治我浓郁乡愁的一剂良方!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2期)

(1)、文章用“夜阑卧听风吹雨”做标题,有何妙处?
(2)、文章描写了乡下雨的哪些特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无论雨急雨缓,都挡不住天南海北游子们急切错乱的脚步,哪怕踩着泥泞,哪怕跋山涉水,哪怕漂洋过海。

②简要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哦,乡下的雨啊,原来我就是治愈母亲失眠的一味良药;哦,乡下的雨啊,原来你就是医治我浓郁乡愁的一剂良方!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格布上的花》一文,回答1-5题。

格布上的花

毕淑敏

①好日子和坏日子是有一定比例的。就是说,你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好日子——天天蜜里调油;也不可能都是坏日子——每时每刻黄连拌苦胆。必是好坏日子交叉着来,如同一块花格子布。如果算下来,你的好日子多,就如同布面上的红黄色多,亮堂鲜艳。如果你的坏日子多,那就是黑灰色,阴云密布。

②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呢?钱吗?好像不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承认他过的是好日子。钱少的人或没钱的人,也不一定觉得他过的就是坏日子。健康吗?好像,也不是。无痛无灾的人不一定觉得她过的是好日子,罹病残疾的人也不一定承认他过的就是坏日子。美丽和能力吗?似乎,更不像了。看看周围,有多少漂亮能干的男人和女人,锁着眉苦着脸,抱怨岁月的难熬啊……说了若干的标准,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限呢?

③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我猜,是爱吧?

④有爱的日子,也许我们很穷,但每一分钱都能带给我们双倍快乐。也许我们的身体坏了,每况愈下,但我们牵着相爱的人的手,慢慢老去,旅途就不再孤独。也许我们是平凡和微渺的,但我们竭尽力量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温暖安宁。

⑤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好日子了。你的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蜜蜂的“冬季俱乐部”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的季节,蜜蜂四处飞舞,天天忙碌不息。然而冬日里蜜蜂都到哪里去了?它们是怎样度过严冬的呢?
冬季是蜜蜂的休闲时期。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的习性。作为个体,它无法维持必要的体温。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而起伏。
      一只蜜蜂无法度过严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则不同。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来抵御严寒。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因为它们有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俱乐部”在每年初冬时节开始运作。当外界气温下降,巢内温度低到13℃时,蜜蜂们在巢内互相靠拢,以蜂王为中心抱成团,形成一个由蜜蜂的血肉之躯构筑的球体。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球体最外面的一层是工蜂,它们拼命地煽动着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样阻隔着外面的寒冷。在这样严严实实的“包裹”之下,里边的温度保持在13左右,舒适如春。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的温度最高仍可达到24℃左右。
      为了抵御寒冷,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只能加快新陈代谢。它们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蜜蜂则向外转移,不停歇地爬来爬去,经常与外面的工蜂交换岗位,如此反复换岗,从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蜂团的温度,使得蜜蜂家族安然度过寒冬。那么越冬结球期间它们又是怎样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由外向内的互相传递得到食料。这样,外层的蜜蜂保持为一个动态稳定的隔热层,使里层的弟兄们免受风寒之苦。
蜜蜂的幼虫每天要接受“保姆”给予的1300多次喂食,从而获得了丰厚的热量。但幼虫无法在单个的巢房中独自越冬,为了使“育婴室”内的温度不低于35℃,工蜂以密集的聚会形式,结成严密的绝热层,以血肉之躯保全幼蜂免受严寒的侵袭。倘若如此这般还达不到升温的目的,工蜂就像抱窝鸡那样,振翅飞舞,使蜂房迅速升温,确保幼蜂的越冬安全。
      蜜蜂正是依靠这“冬季俱乐部”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选自《自然科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根赋

刘增山

    白杨树,树白杨,雨水泥土是亲娘。开春盼到谷子黄,盼你长大做根梁。

    这大概也是祖母对我的祈祷词了。

    这次请了“创作假”回去,正赶上家里翻盖房子,想不到父亲要把房后那棵大白杨树刨下来做梁了!全家人都为之痛惜,我心里更不是滋味。心想:父亲啊,这几年家里日子过得富富有有,要盖房,去集上买根梁就可以了,为啥偏要刨树呢?您忘了吗,父亲?这白杨树是您给儿子树立的一块如何生活的“人标”啊!三十多年来,您儿子的青春、生命和事业,都和白杨树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艰难困苦时,我眼前便会出现白杨树那挺拔威严的铮铮硬骨,从而激起战胜困难的坚毅和力量;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歪风邪气摇撼的时候,我眼前便会浮现出白杨那伟岸、正直的身姿,从而立定脚跟决不东倒西倾;每当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眼前便会闪现出白杨树那刺破青天、蓬勃向上的茎尖,从而又会重振进击的锐气;每当在生活中遇到不幸的时候,我的耳边便会响起白杨那哗啦啦的歌唱,从而掀去心头郁积的阴霾,笑迎命运的各种挑战……

    白杨啊,使我的生命茁壮!

    白杨啊,使我献身的事业发展!

    如今父亲要把我心中的树刨掉,怎不令人翻肠倒肚?可转念一想,父亲又不是个没有思想的鲁人,若论对白杨的感情,他并不比我浅啊!几十年里,父亲作为白杨的“保护人”,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护理着这棵他亲手抚育成材的树。记得一次,一头小驴驹把树皮啃了,父亲一鞭上去,把驴驹从坡上抽到坡下,摔了个半死;三年困难时期,在那个粮食比命还贵重的年代,有人用一千斤大米买下这棵树,父亲饿得一身浮肿,也没有答应,他不想为了吃几顿饱饭而去抹掉正在大学深造的儿子心中的“人标”;1963年发大水时,山洪冲歪了白杨树,父亲硬是用他那黑红的脊梁,把白杨树给扛直了,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让孩子心中留下一棵歪脖子树”……

    也许父亲认为做大梁算是为它找到一个归宿。想到这里,心里平静了许多,我决心服从父亲的裁决。

    “你去看看那树根吧。”寡言少语的父亲递给我一把镐头说,“一棵树不光是露在地面上的。”

    啊,好难刨下的根!

    过去,我只注意欣赏白杨树那露在大地上的繁华茂盛的枝叶,没想到它在地下还有如此虬曲壮观的根系。那深扎在沙石和岩壁之间的根,千条万绪、纵横盘错,相互纠缠。那主根深不可测,那旁根、须根多不可数,那簇簇根系,千姿百态,异状纷呈。有的像一队浩荡进攻的兵士,剑拔弩张,在地下那黑暗的岩层间拼搏、抗争,开辟着进军的路;有的像一队队吃苦耐劳的矿工,那岩石的缝隙中匍匐着身体向前掘进、奋战,争取着生命的发展;有的则像一群群勤劳坚韧的蚯蚓,拼命地在地下吮吸着乳汁,汲取着营养,然后把它输送给地上的树干;有的盘曲的根则更像那抛在地心的锚,为了稳固那地上的大树,而紧紧地死抱着岩石……

    刨着,刨着,我不禁对根肃然起敬。白杨啊,我终于懂得了,你那高大的身躯为什么能风打不动、雨浇不倒呢?是这地下坚定顽强的根支撑了你呢!白杨啊,为什么你能长出翠玉般的绿叶,开出轻絮飘飞的花呢?是因为地下有勇于献身的根营养了你呀!白杨啊,为什么你又能顶天立地地雄踞大地呢?是那不怕埋没的根把荣耀全部馈赠给了你呀!

    父亲这时问我:“听说,地上的树身有多高,地下的树根就有多长,书上写过吗?”

    父亲又问我:“还听说,地下的树根有多少,地上的树叶就有多少,书上能查到吗?”

    我被父亲的话惊得一时说不出话,许久才回过神来:“都该写上。”

    我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回答父亲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父亲的提问却使我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哲理……

(有删改)

阅读

心里一直藏着姐姐的笑

娄惠静

    ①今年清明,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我没有去看“姐姐”。云上扫墓时,从手机屏幕里看到,她长眠的地方,两棵冬青树长得葱茏滴翠,恐怕两只手合起来都抱不住它们的腰了。

    ②很小的时候,姐姐就喜欢花啊草的,父亲种在紫砂盆里的石榴和月季,她隔三差五拉着我为它们浇水除虫。十八年前,弥留之际,她强打着精神,说什么都不想了,就在那地方种两棵树吧,说时脸上漾出一丝无奈的笑意,我至今难忘。那天,是我扶着这两株小冬青,让家人一锹泥一捧泪培上土的。培土之前,我特意把她最喜欢的一双布鞋放在坑里,喃喃地说:“姐,一路走好。”

    ③那年,当我帮她从医院拿到诊断报告时,泪水模糊了双眼。回家后,不敢和她对视,绕着圈子找话跟她说。其实,她从我的“反常表现”就知道了结果,但为了让我放松心情,不时说着我俩小时候的糗事。我心疼至极,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她拉着我的手,许久才挤出一句话:“别让爸妈知道……”话才出口,她已稀里哗啦哭出声来

    ④她住院治疗的那阵,我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每天去看她,除了带鲜花,也常常给她做营养餐,让她增加免疫力。每次,她 绽开笑脸,把花贴着鼻尖 嗅个够,才示意我插到花瓶里。化疗放疗让她恶心呕吐不止,可当着我的面,她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把碗底残存的汤汁喝干净,笑着说:“好吃”。看到我一脸心疼的样子,姐姐说:“这些营养进去,病慢慢就会好的”,她一直说要看着儿子结婚成家,为父母尽孝养老。说这话时,眼里的期盼神情,总让我动容。

    ⑤有一天,见她烦躁不安,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哼首《喀秋莎》给你听吧。见她点头,我于是凑近她耳边,轻轻地哼起了她熟悉的旋律,哼到一半,她已经睡着了,脸上露着满足的笑,眼角吊着半滴晶莹的泪珠……

⑥长我两岁的姐姐,从小喜欢读书。课余时间,我跟着她读文学作品。开始时,我把书抢来先读,但我一知半解,读不下去就不想读了。她发现后,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我听,到关键处,故意卖关子:“欲知下回分解,请自己去读”。我胃口被吊足了,只好捧起书来自己翻,居然越读越有味道。以后再借到新书,我就学乖让她先读了。我们相互探讨书里面的故事,嘲笑葛朗台的吝啬,同情祥林嫂的遭遇,敬佩林道静的革命理想,也为林黛玉的香消玉殒而惋惜,还时常因书中的某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我在姐姐的影响下,爱上了阅读,至今乐此不疲。

    ⑦姐姐心灵手巧,十几岁就学会了编织毛衣缝纫衣服、刺绣枕套,样样都拿得起。我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就穿着她为我缝制的藏青色阔条灯芯绒两用衫去厂里报的到。时尚的尖角领点衬着高挑的身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头率算蛮高的。永远记得,她完工后让我试穿,围着我左一圈右一圈转着看时露出的那张灿烂笑脸。

    ⑧十八年来,我心里始终藏着姐姐的笑,特别是夜深人静思念她的时候。她的笑,犹如一盏灯,把我的心照得又暖又亮……

(选自2020年5月11日《新民晚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  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  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  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  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 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  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 美女蛇 ”了;这  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  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 当然  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 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  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  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 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 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  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  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  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 ,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 张飞鸟 ”。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阅读理解

令人敬畏的生命

①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每当大雪皑皑的日子,二叔总是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地奔赴田野,去下套子。他知道大雪天,野兔为了生存,依然会不辞劳苦地出来觅食。他来到田埂上,寻找雪地上兔子那梅花瓣似的脚印。根据这些脚印,他就能大体判断出这只兔子的活动范围,然后在这范围内下套子。

②套子是铁夹子做的。二叔将铁夹子撑开,用绳索牢牢地固定在一棵树上;倘若没有树,他就会打一根坚固的木桩,将其固定在木桩上。只要兔子碰到铁夹子,它就会自动合上,威力巨大。人若误碰,手碰手被夹,脚碰脚被夹,非残即伤,而且伤的往往是骨头,惨烈而痛彻肺腑。

③在平常的日子里,怕误伤了人,二叔很少下这种套子。可是下雪天情形就不一样了,田间地头冰雪覆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叔这才敢下套子,而且会插根长长的东西,如小棍、树枝一类在旁边,提醒着那些一旦光顾的人注意。

④一次,我尾随着他,见他根据雪地上兔子的脚印,很是干净利索地完成了一系列下套子的动作。整个过程中,他都叫我站得远远的,怕我人小懵懂,误踩了“雷区”。这时的二叔,望着银白的田野,嘴角扬着笑,眼里闪着希望的光芒。

⑤无瑕而晶莹的大雪世界,对于兔子这些小动物来说,却是美丽的背后隐藏着危机。猎捕它们的人会不失时机地下手,毫不手软。

⑥回家的路上,我问二叔:“什么时候再来?”二叔说:“明天早晨,而且得早早地来!万一夜里狡兔撞到夹子上,它会拼命地挣扎,会逃掉!”“那可得带上我!”我迫不及待地说着。“行!”

⑦第二天早晨,天刚清亮,二叔就来叫醒了我。我匆忙地穿戴好冬日里笨拙的行头,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才和拿着一只空蛇皮袋的二叔一起,向着昨日下套子的野外走去。

⑧我们出了村庄,不多久就接近了昨日下套子的田间地头,隔着一段距离,就发现有一只硕大的灰色兔子中套了!它被绳索牢牢地牵制住,不停地东奔西突,想挣脱逃跑!

⑨我们惊喜地发出欢呼声,同时加快了脚步。

⑩兔子似乎也发现了我们,感到危机正在一步步地逼近,它变得急躁而不安起来,加快了挣脱的力度与频率。在我们离它只有几步之遥的时候,它终于挣脱了,而且是凄惨地挣脱:它留下了一只血淋淋的腿在铁夹子上,这才一颠一簸地跑了,跑得极慢、极慢……是带着极度的痛楚吧?是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吧?

⑪兔子一心想摆脱人类的束缚与威胁这一幕震撼了我,也刺痛了我一颗少年的心。可怜的兔子,一定在大雪纷飞的夜里经历了无数次受伤后的挣扎与煎熬,求生与向往田野的信念却一直在支撑着它面对苦难!

⑫兔子,你这只血性、刚强的兔子,告诉我,是不是?

⑬二叔没去追它,大概也动了恻隐之心吧?如果他去追这只落荒而逃且受了伤的兔子,那是很容易追到的。

⑭我们默默地注视着,在我们昨天下套子的这片雪地上,留下了无数兔子带血的脚印,像朵朵红梅撒落在白雪地上,醒目、耀眼,令人对自然界的生物萌生出无限的敬畏。

⑮二叔什么话也没说,解开铁夹子上的绳索,提起铁夹子,小心翼翼地拿下那只血肉模糊的兔腿,轻轻地放在雪褥上,像怕弄痛兔子似的,然后将带血的铁夹子装进了手中的蛇皮袋子,神情凝重地带着我回了家。

⑯以后的日子里,一直没见二叔再用过他的铁夹子,也再没见他逮过一只兔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