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①《司马法》:古代兵书,现仅存一卷五篇。②《易》曰:引自《易经·萃卦》。③徐偃王:相传为周穆王时徐国的国君,以仁义治国,江淮诸侯顺从他的大约有三十六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

①天下安        

②君子以戎器             

③兵不可             

(2)、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尊严是自己给的

叶春雷

       ①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

       ②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他手中握着一笔这样大的基 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尊重。

       ③一个人的尊严,______别人恩赐的,______自己给自己的。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 对尊严的理解过于世俗化、物质化,以致将一个人的尊严等同于金钱和权力。当一个人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和权力,我们就觉得这个人活得有尊严,反之则没有尊严。这样看待尊严,其实是亵读了尊严。尊严不是靠外在的金钱和权力累积起来的,尊严只能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说白了,尊严压根儿就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它只可能来自一个人的灵魂。

       ④靠金钱和权势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这种尊重一定不会持久。真正保险的, 是一种靠道德自律赢得的尊严。人的这种尊严一旦树立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其二》)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 , 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其三》)

(注释)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②苫:用草编的席子。  ③顾:但是。   ④盈:满。  ⑤豕:猪。  ⑥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⑦乌:哪里,怎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链接材料】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 , 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注释】①居……忧:在家守父母丧,不理外事。太夫人:范仲淹的母亲谢氏。②万言书:指范仲淹的《上宰相书》,共万余言,专指朝政得失、民间利病,③叙:同“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