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河东区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丑合欢

傅菲

①一米之上有大瘤,鼓鼓的,像歪脸脖子上的瓤瘤;两米之上有黑黑的刀口,密密麻麻,刀痕叠着刀痕;三米之上,是两个大分杈,伸出粗壮的枝。整个树身斜歪,歪得扭曲,像个大麻花。冬天,树光着身,细细长长的杈枝停了许多鹧鸪,叶子一片也没有。积雪压在枝上,薄薄的,透明。我对食堂管理员老辜说:“这棵树真丑。”老辜说:“是啊,长了好几年了,树冠太大,我砍了几次丫,没砍好,留了疤,把一棵树糟蹋了。”

②饭后没事,我会沿几条主干道走走,到各个角落看看,看桂竹是否长笋了,蔷薇花艳不艳,葡萄藤爬上架没有,桃树昨天暴芽了,梨花开了两季。植物不像人,植物给人日日新鲜感,人给人陈旧感。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的心中没有陈旧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③惊蛰之后,地气往身上烘,太阳贴着屋顶转。雨水适时而至,哗哗哗,顺着草坡汩汩往低洼里淌。春天赶着闪电的马车来了,一鞭一鞭地抽,一路狂奔,在我的竹林里、果园里、松林里,停了下来,把踢着蹄儿的马拴在树下,再也不走。樱花炸开了,嘭嘭嘭,在寂静的夜里把人惊醒。伏在地上的草抬起了尖细的头,银杏耷拉着翠黄翠绿的眼睑。那棵丑丑的树,枝条上抽出了针一样的叶。

④叶有细毛,深绿浅黄,间杂着,毛茸茸的,使我觉得春天特别温顺、柔软。树下的酢浆草蔓延了一大片,淡白的花蕾羞涩地打瞌睡,惺惺忪忪,慵懒,怎么睡都解不了春困。谷雨到了,丑树上全是梳子一样的叶子,在风里轻摇,蜜蜂嗡嗡嗡。蜜蜂把树叶当作了秋千,吊在上面,晃着。叶子里长出一种水红灰白的花儿,像一只只蝴蝶停在上面。这么一群蝴蝶,有点迷乱人眼,雨水扑打下来,它们也不飞离。阳光是一只翅膀,雨水是另一只翅膀,在枝上停歇,卿卿耳语。风来了,蝴蝶上上下下翻飞,有的坠在花圃里,有的坠在水沟里,有的坠在别的树冠。风中的蝴蝶,是春天叮叮当当的耳环。

⑤在春天,假如你问我悲伤是什么,我会沉默不语。我低下身子,把坠落的粉彩蝴蝶戴在你的发髻。

⑥一天,从事绿化工作的老芮来我这儿,我打开窗户,指着丑树给他看:“这棵开蝴蝶花的树,叫什么?”老芮说:“合欢。”

⑦合欢。合欢。我在窗前,念了一个早晨。

⑧一夜春雨后,我把老芮请来,把丑合欢从头到脚修剪了一遍。在另外几个较宽阔的角落里,我又种了几株。合欢是落叶乔木,作为植物,有花开就有叶落。花开叶落是四季,是时间的表现形式,是无须伤感的。每开花一次,我们渐将苍老一年,珍惜光阴更重一层。

⑨多栽几株合欢吧。百年欢好,岁月静美。人世间,没有比这更好的祝福了。我知道,你喜欢的。

(1)、阅读第一段,回答文中的合欢为什么被作者称为“丑合欢”?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描写合欢的丑态,再极写合欢开花的美丽。 B、文章第③段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写出春天来临时,植物复苏的状态。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合欢、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多感官描写合欢如蝴蝶一样的花朵。 E、文章主要是写合欢,其中的食堂管理员老辜和绿化工作的老芮在文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可以删掉。
(4)、文章第⑧⑨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轻 点 关 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响,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黑匣子在,希望就在

    ①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②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至此,各方的救援力量正式转向搜寻黑匣子。

    ③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为改进设计、制造出更精良的飞机提供数据。

    ④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事实上,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⑤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⑥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⑦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驾驶员输入控制系统的指令,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信系统的状况等各种资料。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堑盟塞全堡望记录所有塑J翌堑竖。

⑧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这个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所用材质多为钛合金。它能排除磁场干扰,能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承受海平面以下6069米的海水压力,能够在汽油、机油、油精、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总之,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依旧安然无恙。所以,一般飞机失事后,黑匣子还是能完好无损。成为最关键的“证人”。

⑨此外,黑匣子还装有超声波信标器,,当它坠入水中,信标就会被激活,用37.5千赫的频率,每秒发出一次157~160.5分贝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其作用半径可达l.6千米。这种犹如心跳般规律的无线电波信号,就像黑匣子向人们“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它即使坠入6000米深的海底,人们也可以用声呐探测到它的“声音”。

    ⑩黑匣子一般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一个是28伏特的直流电源,另一个是ll5伏特,400赫兹的交流电源,他们能连续30天发出信号。30天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

    ⑪由于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近两小时的信息,因而会给分析判断飞机失事的原因增加难度。以这次MH370事件为例,如果MH370从马方军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又飞行了5个多小时,那么飞机突然偏离航线那一刻发生的戏剧性事件就无法通过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还原,有些谜团依旧无法解开。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讴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阅读《擦星星的人》。完成各题。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有的耀眼明亮,有的看起来灰蒙蒙的,时隐时现。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在等他忙定,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天色更暗了,好像有一颗新的星星出现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每晚我都会抬头凝望星空,我发现有一颗星星越来越亮。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勿勿而去……

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