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河东区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B、好之者不如之者(乐:以……为快乐) C、人不其忧(堪:能忍受) D、三军可帅也(夺:夺走,抢夺)
(2)、下列句子中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不思则罔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有二间,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崖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山中植物,族布而罗生焉,其味皆苦,多可入药,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治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有剑溪之水,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鱼,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 , 安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 , 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 , 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 , 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屈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 无亦犹是也夫?”

    吾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删改)

【注释】①章溢:字三益,浙江龙泉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②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③这句的意思是:扫除落下的笋壳,种植小米大豆,吃草木的嫩芽果实。④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⑤舆隶:这里指仆役。⑥艾:尽,停止。⑦疏粝:指粗劣的饭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