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高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器材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毛泽东(1893~1976年)。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材料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材料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这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材料三:“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种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