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明在实验室中用CO还原Fe2O3 , 观察到红色粉末全部变成黑色。他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小军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小明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C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与反应的温度、时间有关,产物可能是Fe3O4、FeO、Fe;

②几种物质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化学式

Fe

FeO

Fe3O4

物质的颜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③已知Fe3O4与稀盐酸反应: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Cl3溶液星棕黄色。[实验探究]

(1)、小明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用碰铁吸引,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则该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填物顾名称)。
(2)、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Ⅰ:全部为Fe:

猜想Ⅱ:全部为Fe3O4

猜想Ⅲ: (填化学式)

实验:将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呈棕黄色。

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正确。

(3)、从上述实验。小明发现改变化学反应条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他用相同规格的光亮铁丝进行了有关反应条件探究实验:

①[实验Ⅰ]:用酒精灯点燃火柴时,铁丝接触外焰,引燃后伸入瓶Ⅰ,发现铁丝燃烧:[实验 Ⅱ:用酒精灯点燃火柴时,铁丝接触焰心,引燃后伸入瓶Ⅱ,发现铁丝不燃烧。结论:可见铁丝燃烧的条件是

②实验Ⅱ中铁丝发红,不燃烧,实验Ⅳ中,铁粉燃烧的现象与实验Ⅰ中现象相似,产物相同,实验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Ⅲ和Ⅳ,可知反应的剧烈程度还与有关。

③小明认为实验Ⅳ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Ⅳ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1/5,可能的原因是。(可多选)

A.铁粉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良

C.铁粉过量

D.铁粉含有少量碳粉

举一反三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某兴趣小组同学对CO2的吸收进行了相关探究。

(1)实验探究一: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吸收CO2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设计依据

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

塑料瓶变瘪程度大,澄清石灰水{#blank#}1{#/blank#}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实验{#blank#}2{#/blank#}(填实验序号)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blank#}3{#/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二:比较水和海水吸收CO2的能力大小

【提出问题】CO2被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情况如何?

【作出猜想】猜想I:水吸收的CO2更多;猜想II: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CO2更多。

【进行实验】分别将收集有100mLCO2的量筒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中如图1所示,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的体积,所测数据如表。

时间/h

0

0.5

6

12

24

48

烧杯A量筒中CO2体积/mL

100

98.5

85.5

77

66

59

烧杯B量筒中CO2体积/mL

100

99

93

90.5

89

88

【解释与结论】

(2)由表中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吸收CO2更多的是{#blank#}4{#/blank#}(填“水”或“食盐水”)。

(3)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海水占全球储水量的96.5%,采取海洋吸收CO2 , 可有效减碳,但也会造成海水酸化,涉及的反应为{#blank#}5{#/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交流】

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1个量筒内注入少量的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比较图中两条曲线,说明植物油{#blank#}6{#/blank#}(填“能”或“不能”)减少CO2溶于水。

(5)事实上用排水法也可以收集到CO2 , 请根据以上表格的实验数据分析理由是{#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