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期初检测试卷
材料一:康有为思想中最具价值的内容是关于大同的理论构想,它是以传统大同思想为底本,糅合了西方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及民主政治思想的一个创造。与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不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是现在型的行动纲领。孙中山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这是他自己的理论发明,又集中了他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它的特点是选择和吸收西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有用成分,同时又承继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
——摘编自马勇等著《近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中西会通”和“中西融合”的呼声不绝于耳。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从此,中国思想文化的格局又一次发生了巨大改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物,包括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主张中西学的会通与融合。随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崛起,近代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最终促成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
——摘编自张允熠《近代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 | 戊戌时期 | 大革命时期 |
评价 | 绅士为人民之代表 | 绅士为全民之公敌 |
地位 | 绅士为救亡图存之中坚 | 绅士为列强、军阀之基础 |
作用 | 绅士为社会进步之动力 | 绅士为革命之保障 |
目标 | 兴绅权以兴民权 | 打倒绅权以实现民权 |
关于绅士的“历史记忆”形成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
主要观点 |
代表性著作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等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各种冲击下的自我更新,是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同意哪一观点,并列举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还。(提示:明确写出你所同意的观点,阐述过程史论结合,列举的史实不少于两件。你不同意的其他三个观点既不需要阐述,也无须反驳。)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阐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三元里人民抗英等;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等。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阐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9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开启了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
【分析】【分析】
【点评】
【题型】论述题
【分值】
【考查类型】模拟题
材料:容闳生平大事表(部分)
时间 | 大事记 | 相关言论 |
1854 | 耶鲁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士学位 |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
1860 | 造访天京,向洪仁玕提出振兴太平天国、改造中国的方案 | 此(太平天国运动)十五年中,满洲政府几无日不处于飘摇风雨之中。然于历史上究有若何精神,则未易轻许也。 |
1863 | 受曾国藩委派去美国购买机器 | 予所注意之机器厂,非专为制造枪炮者,乃能造成制枪炮之各种机械者也。 |
1872 | 经多方努力首批留学幼童成功赴美。 | 使予之教育计划果得实行,……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
1898 | 与康、梁共商变法大计。 | 后人之读清史者,必将许其(光绪帝)为爱国之君,且为爱国之维新党。 |
1911 | 十二月,给未来的新中国领导者写信 | 中国人民正处于自己主权的最高峰,他们一直呼吁成立一个共和国,……听从这种声音,你们就对了。 |
——摘编自文明国编《容闳自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