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  谒:拜访 B、为公必盛馔  意:意思 C、胡饼中间少许  啖:吃 D、其人甚而退  愧:羞愧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A、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B、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C、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D、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约萧公子来吃饭,第二天,萧公子就盛装赴约。 B、王安石不喜欢萧公子,就让他等了很久才开饭。 C、王安石待客的菜肴只有两块胡饼,四小块猪肉和一碗菜汤。 D、萧公子平时娇生惯养任性,只勉强吃了一点点。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xi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綿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萝(bì):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同“嘤嘤”,形容虫鸟等动物的鸣叫和谐动听。③办:具备。

【乙】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 , 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黄牛滩》)

【注】①长江的急流。②信宿:连住两夜。

【丙】

    壬寅岁 , 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 , 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頂,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选自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注】①壬寅岁: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②华顶:即华顶峰,浙江天台山诸

峰之一。③磥砢:石众多而乱。④拗怒:抑制愤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