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以对。

【注释】鸱(chī):古书上指鹞鹰。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传公冶长能百禽语     解:理解,懂得 B、其肉           食:吃 C、往            复:反复 D、众遂长见邑宰        逮:抓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A、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B、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C、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D、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鸱第一次去找公冶长,是想通过公冶长的帮助,吃到死獐的肠子。 B、吃第二次去找公冶长,是为了戏弄公冶长,惩罚公冶长的言而无信。 C、公冶长在没有弄清人们围着的事物时,就妄下断言,体现了公冶长的贪得无厌。 D、公冶长再三辩解自己没有杀人,邑宰也相信了公冶长没有杀人。
(4)、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5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3.(1(每个词1分,共4分。)

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陆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

    唐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贽性忠荩 , 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皇它恤乎?”

(《旧唐书·陆贽传》)

【乙】

    陆贽,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帝在东宫,已闻其名矣,召为翰林学士。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在奉天,朝夕进见,然小心精洁,未尝有过。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所言皆剀拂帝短,恳到深切。会马燧讨贼河北,久不决,请济师;李希烈寇襄城。诏问策安出,贽言:“劳于服远,莫若脩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

【注】①博学宏辞:科举名目的一种。②忠荩:忠诚。③剀:规劝,讽喻。④脩:同“修”,修理。

读书使人精神明亮。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爱①性清介,不妄交游,而笃志好学,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②而埃尘满席,寂若无人。年十二,尝游京师,值天子出游南苑,邑③里喧哗,老幼争观,爱独端坐读书,手不卷,宗族见者,莫不焉。及长,博学有文才,善《周易》及《春秋左氏》义。

(选自《梁书·韦爱传》)

【注释】①爱:韦爱,南朝宋、齐、梁将领。②坟素:泛指古代典籍。③邑: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