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末耗,且“神农能殖嘉谷”。由此可以推知 ( )
A、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
B、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C、
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
D、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举一反三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位于浙江杭州市的良渚遗址,历经四代人87年的考古发掘。其中,依靠洛阳铲和手铲挖出的良渚地下宝藏,虽符合人们心里对考古的传统意象,却远非当代考古的全部。如今,考古人员往往在实地勘探之前,就已经能利用卫星、无人机等工具确定落铲的地点。动植物、矿物鉴定等手段,让我们比以前更了解古环境和当时的植物种类、矿物来源等。卫星、无人机等工具改变了测绘方式,可以更大范围、更精准地理解大地貌。这些变化说明( )
“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下图“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示意图”中,中原和江浙两大文化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 )
考古学证明,距今约五千年左右,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能反映这一时代的典型文化遗址是( )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之一,在柳湾马厂类型墓地中随葬的粗陶瓮内普遍装有粟,M339中4件粗陶瓮都盛满粟粒,鸳鸯池 M134 内一件大陶瓮中所盛的粟,按照陶瓮容积计算可达66.9公斤。这些考古发现(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河南省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10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近代史小题狂练9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