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高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材料二: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后再去做。

(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频繁、硝烟不断的时期。请谈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关于战争的看法、主张。
(4)、“热爱学校,爱护学校”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根据儒家、法家的思想给出解决建议。
举一反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一一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一《论语》

材料三:某中学七年级(1)班新学期则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钱。”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一一《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