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阅读材料: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材料二: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凌青是林则徐的后人,他所说的“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光辉一幕”有何意义?在这一事件后,中国紧闭的大门首先被哪一国家打开?哪块领土离开了祖国的怀抱?(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哪一民族英雄的主张?他用什么样的策略收复新疆?在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哪一年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管理?(3)材料三中图片是谁?他在哪一战争中英勇牺牲?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鸦片战争》 ②《辛丑条约》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骤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的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4年4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请结合所学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制度、思想、科技文化成就等,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国际安全”中任选一个方面,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