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石家庄平山外国语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据说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自从有了它,大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它的发明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它”指的是(    )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举一反三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某校七年级开展以“文明·创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任务一   新·思想】

老子

(儒家)

墨子(墨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1)根据以上表格中“代表人物(学派)”的方式,请将表格中①②处内容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填写完整。根据以上资料,指出三家学派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任务二   新·时代】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2)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B.秦长城和战国时各诸侯国修建的长城没有承接关系。

(3)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时期修筑长城的历史作用。

【任务三   新·科技】

在纸出现之前,书写材料是竹简、木牍、缣帛,价格昂贵且携带储藏都不方便,制约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汉武帝至汉宣帝时代,已有植物纤维纸,至迟在汉宣帝时代已掌握了麻纸的制作技术。东汉和帝时,担任尚方令的宦官蔡伦指导工匠们用树皮、麻布等为原料,制作出更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从此开创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由纸取代了简帛。中国的造纸术,此后东传朝鲜、日本,西传阿拉伯、欧洲,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一大贡献。

——樊树志《国史概要》

(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书写材料发生的变化,并概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5)综上,请谈谈我们青年学生如何实现对中华文明的不断创新。

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诸多齐家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墓葬、完善的冶金术、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特有的玉器加工业等,表明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如今,在拥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称的广河县,一座外观形似齐家玉琮的博物馆已成为当地的新标识。馆前浮雕为齐家文化代表性青铜器物“中华第一镜”,吸引着人们驻足“打卡”拍照。

——摘编自《齐家文化:华夏文明的远古名片|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材料二   我们的嘉峪关,是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它像一把锁钥,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护住了丝绸之路的繁盛。那些历史传奇漫过长城,在黑山岩画里升腾,在魏晋砖画里流传……

——摘编自赵淑敏《嘉峪关的风景》

材料三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是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张。早期的纸制作粗糙,纤维结构松散。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就这样,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摘编自《刷新两个世界第一!这片还没拳头大的纸地图改写造纸历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