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学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材料一)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界定的“网红”具备三个特征:首先,“网红”必须来源于网络,具备网生性,而不能仅仅是线下名人的线上化;其次,“网红”要能够凭借优质的内容和个人魅力聚集粉丝,并能够对粉丝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产生影响;最后,“网红”必须是具备传播渠道的独立个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符号。报告将“网红”分为五种类型:电商网红、视频网红、直播网红、图文网红和事件网红。
按照这种界定,这份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红”群体的粉丝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5月,仅微博平台的“网红”粉丝规模就已达到3.85亿人,在微博平台粉丝中比重为28%,仅次于娱乐明星的43%。
报告还分析,“网红”的粉丝主要为17至33岁的高学历人群,“网红”与粉丝在年龄和学历程度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这使得“网红”与粉丝往往拥有相似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之间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摘编自《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摘编自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
(材料三)
作为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的一种“伴生物”,“网红”并没有原罪。但在看得见的“资本”的诱惑下,“网红”直播平台出现的参差不齐和鱼目混珠现象还是值得警惕。一些低俗的网红直播,对于未成年人和主流社会道德价值观,都是一种不可小视的侵蚀。一些低俗网络直播抓住了当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的空子,呈现出“野蛮生长”的不良态势。而要规范网络直播的有序发展,关键还是要建立有针对性和相适应的网络直播监管体系,并辅之以有效的惩戒措施,让低俗直播不敢播、不能播。当然,有效的监管体系,也要做好责任的分配,只有各个相关责任主体明确分工、紧密合作,才能让网络直播的监管之网越扎越牢。
(摘编自郝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材料四)
正因为“网红”的一举一动和无数互联网用户的“体验”息息相关,决定了人们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还应作为需要引导和规范的社会文化现象。移动互联时代,影响力越大,社会责任越大。尤其是考虑到那些关注“网红”且深受影响的青少年,“网红”经济更应有益于世道人心。从公众的角度,“网红”就是那些通过网络走红的人。既是能在自身的专长领域发挥到极致的草根达人,也有凭借爆料隐私、行为出格、装萌邀宠走红的各色人等。甄别良莠、择其善者而从之,应该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意识。
互联网的兴起荡平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创造了成为公众人物的平等机会,使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独特的才能获取关注度和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网红”需要善意运用自身影响力、主动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让“网红”经济真正成为创业创新时代的一道风景。
(摘编自韩立勇《“网红”经济应有益于公序良俗》)
如何拒绝手机依赖症
材料一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和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材料二 “手机依赖症”的典型心理是,手机必须随身携带,如果没带手机就会坐立不安、魂不守舍;并且即使没有明显需要,也常常会不自主地看自己的手机,一旦信号不满或者电量不足之时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使沟通更加便利,然而在手机依赖症的裹挟之下,过度使用手机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碎片化,非常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形成。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他们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戏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难免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和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摘编自《手机依赖症危害大可使身心受累》)
材料三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 比例 | 依赖手机的原因 | 比例 |
1小时以下 | 19.23% | 通信需要 | 21.15% |
1到2小时 | 21.15% | 放松需要 | 42.31% |
3到5小时 | 44.23% | 上网查资料 | 19.23% |
5小时以上 | 15.38% | 生活无聊空虚 | 17.31% |
材料四 克服诱惑、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律。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工具,手机既可以是杀死时间的凶手,也可以是养成自律等好习惯的帮手。任何一个新型的工具,都需要足够的克制、自律才能兼得“鱼和熊掌”。自律就是主动绑在身上的绳索,不否认娱乐性对于自身的吸引,但关键是要自控。
当然,从手段上看,自律的绳索也可以来自外界。“手机依赖症”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身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也需要媒体、社区、学校等组织积极介入并行动起来,通过宣传,引导人们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同时,智能手机厂商必须在引导用户方面做更多工作,让用户了解使用手机的合理频率,以及过度使用手机、使用手机成瘾可能带来的危险。此外,心理咨询机构可以对手机依赖症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