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    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服之,时疑其近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始豁然无疑。

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张舜民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②上书,乞留纲,军民集    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吴敏乞用。时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钦宗曰:“无逾于卿。”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除兼侍读。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已而告老,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时在东郡,    交皆天下士,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时。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于世道。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

①南剑:今属福建省。②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程深服之                 推:推行 B、门不仕者十年               杜:阻塞,关闭 C、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时   事:侍奉 D、凡所论列皆于世道           切:切合
(2)、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   书赴告同学者   ②军民集   数十万   ③时在东郡,   交皆天下士

A、①于  ②然  ③所 B、①以  ②然  ③则 C、①于  ②者  ③则 D、①以  ②者  ③所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B、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C、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D、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时用心于经史,他弃官不做,到颍昌拜程颐为师,师生相处很是快乐。 B、杨时任浏阳、余杭、萧山等地的地方官,都有好的政绩,民众对他始终不忘。 C、杨时任州县官职从不寻求闻达显贵,各地士大夫都乐意和他交游,称他龟山先生。 D、杨时对李纲被免引发的太学生伏阙事件的处理方式,获得钦宗皇帝的赞赏。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②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 , 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缪(miù):假装。②裈(kūn):裤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 , 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以母忧去职。及受禅,给事郎,奏舍人事。炀帝即位,营建东都,矩职修府省,九旬而就。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矩诱令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段,每日引矩至御坐,亲问西方之事。矩盛言胡中多诸宝物,吐谷浑易可并吞。帝由是甘心,将通西域,四夷经略,咸以委之。民部侍郎 , 未视事,迁黄门侍郎。帝复令矩往张掖,引致西蕃,至者十余国。大业三年,帝有事于恒岳,咸来助祭。帝将巡河右 , 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麹伯雅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帝见而大悦。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帝谓矩有绥怀之略,位银青光禄大夫。矩素勤谨,未尝忤物,又见天下方乱,恐为身祸,其待遇人,多过其所望,故虽至厮役,皆得其欢心。宇文化及僭帝位,以矩为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唐。

(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止斋记

段从周

[注]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有犯,恻怛以处之,毋。故名声莫不闻。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茸一容膝之斋,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 , 勉为之说。

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由此观 , 止之为义,非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

(有删改)

【注】公,指赵孟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