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垂杨碧·寓谒金门

张辑

花半湿,睡起一窗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 , 醉中归梦直

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沈沈消息。楼外垂杨如此碧,问春来几日。

(注)①咫尺:距离很近。咫,古代称八寸为咫。此句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②直:直接,畅达,不曲折回绕。③兰舟:小舟的美称。④双鲤:古人经常把书信夹在鱼形木板里面,后来便常用它代指书信。《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⑤沈:同“沉(chén)”。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前两句,叙写昨日花朵经雨,湿润如玉;一觉醒来,窗外却阳光明媚。 B、上片后两句意思是说虽然江南远隔千里,却因为醉中所梦,所以也感觉近在咫尺。 C、下片前两句承上启下,是说主人翁目送船载客离去,希望自此不要杳无音信。 D、下片后两句是说忽见楼外垂柳如此碧绿,才想起问春天:你是何时来到这里?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的是闺中女子的怀人念远之情。 B、“归梦直”表面看来是写梦中前往江南畅达,而实际是慨叹归路崎岖,世路艰难。 C、“千里江南”两句暗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句意,可见思妇恋情之痴。 D、用典故恰切,比喻拟人生动,借春日之景烘托感情,这是此词的鲜明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①我的汉语学生杰克是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H国留学生。

    ②素闻H国人是苛刻挑剔的,择师条件也十分离奇:首先人要漂亮;然后才是中文要好。

    ③初次见面,简单的介绍后,杰克勉强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讲话。我知道,除了他本身固有的高傲外(这是这所公寓里所有留学生的通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远没有达到他所谓的“漂亮”标准。说真的,我确实跟美丽无缘,父亲给了我一张再平凡不过的脸。但我没有妄自菲薄 , 我并不认为美丽可以代表一切。我知道,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和荆棘不是美丽可以跨过的。记得《简·爱》中有一段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我能________(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做得最好,让他的高傲见鬼去吧!

    ④4月的一天,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天。街上的水很多,路面低洼处水可没过脚面。舍友们都仰倒在床上,高唱着“下雨天,睡觉天”。在那样一个滂沱大雨的鬼天气里,谁愿意一脚泥、一身水地出门呢?眼看快6点,又该去上课了。舍友们都说雨那么大,路又难走,别去了,一次特殊情况,杰克应该能够理解。我笑着摇摇头,撑开伞,出了门。

    ⑤街上风裹着雨,手中的伞握不稳,身上湿了大半。路比想象的要难走得多。红旗大街正在扩建,路边的土被冲得到处都是,一踩一脚泥,裤脚上已溅了不少泥点子。红旗大街与新石南路的交叉处,已不见路,只有一片汪洋的水。鞋子里外都湿了,走起路来,噗哧噗哧地跑,一阵冷风吹来,我直打寒颤。

    ⑥到了杰克的房间门口,脱下鞋子抬起脚、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我飞快地脱下袜子,拧了拧水,又飞快地穿上。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然后敲门。

    ⑦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接下来一个半小时格外漫长。半湿的衣服贴在身上、粘粘的、潮潮的,感觉就像掉进了沼泽中一样。尽管如此,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笑。我知道我不需要无谓的同情,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击溃杰克的高傲和他对中国人的偏见。

    ⑧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

    ⑨杰克的中文进步很慢,尤其是在念绕口令时,发音含糊不清,听上去像甜睡的小猫打呼噜。杰克的高傲随着他的一次次失败而一点点减弱。我无意也无暇嘲笑他。相反,我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每次,我在讲课时,总穿插一些文字游戏和课外知识,诸如名胜古迹、文化典籍、风味特产、天文历法等。课前我不断充实自己,课上我俨如一位真正的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我的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实而富有趣味。终于有一天,杰克竖起大拇指说:“老师棒!中国棒!”语气中有着不可置疑的肯定。

    ⑩我笑了。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11]“杰克,给你这个。”一次课后休息,我伸手递给杰克一个外表光滑的苹果。凭我的经验,这个苹果肯定少汁、青涩,极为难吃。而我啃起了那个不太光滑的苹果。果真如此。“老师,为什么你给我的这个这么难吃?”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我晃了晃手中带有疤痕的苹果说:“你不是喜欢外表漂亮的吗?那个苹果可是这一堆中最好看的!”说完,我和杰克相视一笑。“谢谢,”他友好地向我伸出手,“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至此,他的高傲被我彻底击碎。

    [12]初为人师,我深深地品味了其中的苦与乐。我知道我贫穷、低微、不美,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它们会伴我跨过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让我得到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②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③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④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⑤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国土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⑥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锗。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一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⑦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⑧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⑨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⑩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最深切的记忆。

(有删节)

【欣赏诗文比较情怀】

【甲】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清)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色随人欲上船。

【注释】①推篷:拉开船篷。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嘎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南朝.吴均)

【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泗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命之回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右溪记》唐·元结)

【注释】①营溪: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②欹(qī)嵌:石块倾斜插入溪岸的样子。③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④俾(bǐ):使。⑤裨(b)):补助,增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