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文阅读

你选对合适的运动时间了吗?

郭童

①现代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投身于锻炼中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你选对适合运动的时间了吗?

②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人天没亮就起床锻炼,认为活动筋骨后能行气活血、强健体魄,为忙碌的一天做好准备。那么,清晨锻炼身体真的好吗?

③其实太早运动对身体无益。清晨太阳未升或刚升,植物光合作用不足,氧浓度相对较低,且经过一夜的城市废气积累,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建议还是在太阳升起后再进行运动锻炼。此外,人体血压在早晨6点至8点迎来第一个高峰期,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尤其对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宜太早进行体育锻炼。若想早上锻炼,建议以和缓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早操、太极拳等,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④那么,中午锻炼身体又怎样呢?

⑤若在这个本应养精蓄锐的时间运动,会使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变得活跃起来,毛细血管会扩张,心脏功能、心血管功能会处在较高的工作状态, 肌肉、内脏系统也都会处于高强度的运转中。在运动完30至40分钟后,运动带来的效应会消失,身体也会处于相对疲乏的状态,从而给下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人体自我修复所需的时间是恒定的,只有保持足够的休息才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平衡,如果休息时间不够,并长期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也是对健康有害的。

⑥实际上,傍晚锻炼效果好。

⑦在机体对运动的反应中,生物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人体新陈代谢率在16:00到17:00达到高峰,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也达到最佳状态;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17:00到19:00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17:00到19:00间最敏感。我们锻炼刚开始时,可以进行一些舒缓不流汗的运动,如拉伸为主的瑜伽、散步、太极等。热身到达一定程度后可选跳舞、快走、慢跑、游泳等,在灯光好的广场还可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此外,晚上锻炼与睡觉的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左右,至少不低于1小时。

⑧到底什么时候健身最科学呢?专家认为,人体的最佳运动时间段有两个:一个是上午10点到11点,早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含量较高, 阳光照射之后这些物质会逐渐消散,10点左右的空气质量较佳,适宜户外运动;一个是下午4点到6点,人体的体力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此时运动效果最佳。

(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早上运动对人的身体无益,因为清晨氧浓度低,空气质量比较差。 B、中午运动会使身体处于相对疲乏的状态,给下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C、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在傍晚达到高峰。 D、小明一般晚上十一点睡觉,那么他最好在九点左右结束锻炼。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运动时间,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B、第⑥段中加点字“较”可以删去,不会对句子的意思产生影响。 C、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依次说明了运动时间的选择和运动项目的选择。
(3)、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小明的爷爷患有高血压,他很喜欢在清晨7点30分左右出门,然后到旁边的社区公园和老同事王爷爷打乒乓球。

①假如你是小明,为了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你会推荐爷爷在什么时候去锻炼?为什么?

②你觉得爷爷一到公园就打乒乓球的习惯好吗?你会提出什么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种子银行》一文,回答第小题。

种子银行

赵涵漠

       ①一座巨大的保险库矗立在距离北极点仅有1100多公里的永冻土上。

       ②每年,只有1900多名捕鲸的渔民或游客和5000多只北极熊会登陆保险库所在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尽管人迹罕至,但保险库却拥有可与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相媲美的安全系数,甚至能够抵御原子弹爆炸的冲击和6级地震。

       ③但是,人们在这座零下18摄氏度的地窖里找不到黄金、钻石或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只有约1亿粒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的种子。这座保险库就是鲜为人知的“种子银行”。

       ④建立这座“种子银行”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会负责人相信:即便地球经历气候剧变、核战争或恐怖主义袭击,“‘种子银行’都能够让人类在这个星球上重新建立农业生产。它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它为地球农业购买了一份保险单”

       ⑤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全球已有 的农作物品种在上世纪消失,其中80%的玉米种类在20世纪30年代便宣告消亡。在美国,84%的豌豆品种不再生长。粮食品种多样性已经陷入了一个大麻烦。

       ⑥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世世代代的农夫都知道,如果在一块田地里种同一个品种的粮食,一片嗡嗡飞过的蝗虫或一次突如其来的降温就可能让他们颗粒无收。相反,如果在许多片田地里种上几百个品种的庄稼,那就稳妥得多。

       ⑦如今,似乎只有闭塞的乡村才遵守千百年来的古老守则。在更多的现代化农庄里,玉米杆和豆秧像等待检阅的卫兵一样整齐排列。《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称:“如今在许多农田里,农民为了提高产量,仅种植一到两种作物。与‘纯种的狗更娇贵’的道理一样,如此培育出来的植物更易受到害虫侵袭。”

       ⑧把时间往回推几十年,人们会惊讶地发现,竟然是一次农业史上的重大胜利引起了粮食品种的剧减。1944年,墨西哥的小麦遭受流行性秆锈病侵袭,美国植物病学家诺曼•博洛格展开了自己的研究。他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小麦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了一个抗锈病而高产的新品种,最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陡增近一倍,为10亿人解除了饥荒警报。

       ⑨作物的高产暂时挽救了人类,可依赖于单一品种的作物种植时会给人类带来危险。在18世纪初以土豆为主食的爱尔兰人大多种植一个名为“拉姆泼”的品种。这种土豆尽管高产,但抵抗力很弱,一碰上马铃薯晚疫病菌,就会像小麦碰上锈病一样迅速死亡。灾难发生在1845年,致命的晚疫病菌孢子在爱尔兰全境扩散,饥荒导致数百万人被饿死或逃难。

       ⑩由此可见,保存粮食品种的多样性意义非凡,“种子银行”为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选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剪纸与安徒生

冯骥才

        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以作家为标志,这就是安徒生的丹麦﹣﹣丹麦的安徒生。

        与童话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是无限美好和充满魅力的。它叫人联想到纯洁、无邪、真率与童心。从人的“根”上影响人的还是童话,安徒生是影响全人类的作家。所以丹麦人以他们的安徒生为荣,在这个国家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和他的自画像,还有一种用纸剪成的类似太阳神的头像﹣﹣这是安徒生剪纸作品的标志,名叫太阳头。

       安徒生对剪纸之爱到痴迷地步。然而,剪纸并非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爱好,而是他童话的一部分。他常常在给孩子们讲童话时,一边讲一边剪纸。我国陕西、山西、河南和内蒙等一些地方也是这样﹣﹣边说边剪,随心所欲。

       安徒生启示我们,最生动的童话都是想象出来而不是趴在桌上写出来的。

       对于有艺术想象潜质的人,想象往往需要诱发,一种意想不到的刺激与启动。安徒生这诱发常常来自剪纸。在对折和多折的纸上可以剪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你剪一双大眼睛,没想到打开后这双眼睛在哭;你剪一颗心,打开之后竟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两颗心;你在一个半圆的形体下边剪几条曲线,以为是太阳,打开后变成了一条傻乎乎游动的章鱼了。

       尽管童话是用写作完成的,但构思与灵感却常常来自他的剪纸。所以,安徒生说自己“剪纸是写作的开始”。

       如今,我们从他留下的剪纸上已经辨认不出哪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哪个是穿“新衣”的皇帝,也许其中不少剪纸故事没有写出来过,但安徒生的剪纸无疑是他文学世界与童话天地不可或缺的极重要的一部分。

       安徒生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

(节选自《新华日报》有删改)

阅读《云南的歌会》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①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关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聶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②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丰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作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