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浏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国庆阅兵彰显中华民族强起来雄心壮志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记者李宣良、樊永强)10月1日上午,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用一场盛大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

10时17分,阅兵式在嘹亮的号角声中拉开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红旗牌检阅车,检阅在东长安街上整齐列阵的三军部队。

随后,千人军乐团奏响《请您检阅》乐曲,分列式开始。当1.5万名官兵、580台装备、160余架飞机组成的59个方阵梯队以气势磅礴的阵容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整个中国为之沸腾。

这次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

领导指挥方队、火箭军方队、战略支援部队方队、联勤保障部队方队、文职人员方队、维和部队方队……这些在国庆阅兵中第一次亮相的方队,展现了人民军队的新构成、新风貌。99A坦克、歼-20飞机、巨浪-2导弹、东风-41核导弹……这些不断引发现场观众掌声与欢呼声的武器装备,全部为中国制造,40%为首次亮相。

“看到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想起共和国70年的非凡历程,忍不住热泪盈眶。”受邀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元帅的女儿、72岁的贺晓明难抑激动,“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充分证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秋日阳光下,见证了岁月沧桑的天安门更显庄严雄伟。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成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生动写照。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焕发新生的人民军队走过天安门广场的铿锵足音,成为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富起来交响曲中的响亮音符。

100面鲜红的战旗,像熊熊燃烧的火炬,映红了受阅官兵的脸庞,引燃了观众的激情。行进在战旗方队中,高擎着老班长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第78集团军某炮兵旅“董存瑞班”第55任班长何德洋眼角湿润。71年前,董存瑞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舍身炸碉堡,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为了实现富国强军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接旗人’,我们也要有老班长一样的精神!”何德洋说。

11时30分许,最后一个受阅的教练机梯队飞过,划出7条彩带,如同佩挂胜利勋章的绶带,为70周年庆典写下浓重一笔。

 (本文为2019年10月1日新华社消息)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画线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④段和第⑧段在结构上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周期长,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任务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同时,嫦娥六号任务将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球样品实验室分析研究等科学探测,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②此外,嫦娥六号任务开展了国际合作。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合作机遇公告》,通过对两批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建议的征集、遴选,最终确定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氧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搭载项目。

【材料二】

①2024年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②嫦娥六号上升器从月球背面起飞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后,先后进行了4次轨道调整。6月6日上午,上升器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前方约50公里、上方约10公里位置时,轨返组合体通过近程自主控制逐步靠近上升器。

③14时48分,嫦娥六号轨道器配置的3套K形抱爪对准上升器连接面的3根连杆,通过将抱爪收紧实现两器紧密连接,精准完成交会对接。

④此后,装载着珍贵月球背面样品的容器从上升器被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⑤此次任务,是我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接下来,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实施月地转移轨道控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锻打

刘成章

①这片沃野,出小麦,出玉米,出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还出杏子和柿子。

②这片沃野,也出过一些成语和故事,例如“泾渭分明”、《柳毅传书》等。

③这片沃野,叫作泾阳。

④现当代好几位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出自这里:于右任、吴宓、李若冰、雷抒雁……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艺术。作家白描也出生在这里。这棵葆有青春的树,枝枝丫丫,花开正红。他热爱这片沃野,退休后回到这里汲取灵感,埋头写作,推出了一本抒写家乡的皇皇巨著:《天下第一渠》。

⑤当人们正在阅读和品味他的书时,他又投入了另一场劳动。

⑥叮!咣!叮!咣!火花四溅!他和泾阳的一位铁匠,奋力打铁。

⑦白描抡着老锤。

⑧一块烧红的铁,被他们死死地摁在砧上,来回锻打,又翻转来锻打。锻打!锻打!叮咣锻打!每一锤都是那么气势磅礴,如暴雨雷霆!

⑨铁被打得遍体鳞伤,火焰般的铁屑落地变黑,而铁,已在剧痛中变形、升华。

⑩这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⑪白描的膀子上,隆起了肌肉疙瘩;白描的额上,汗水滚落;白描的肋间如波涛起伏,那是他的肺在紧张呼吸,他在喘息。

⑫一个曾经的文弱书生,忽然间李逵起来。

⑬我已八十六岁了,作家打铁的场面,我是头一次看见。

⑭白描打铁所产生的冲击力,令我激动不已,难以自持。

⑮我似乎看见,一缕又一缕的历史云烟,在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飘过。旧石器时代来了,又走了。新石器时代来了,也走了。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而铁器时代的开启,是三千多年前,是春秋战国,也就是白描刚写过的兴修郑国渠的年月。兴修郑国渠,工程浩大,十万人参加,每天会用坏多少工具,而白描此时的行为,活像是为郑国渠出力。A我猜想,白描在抡着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会想到这些。

⑯到了蒸汽时代,与它伴生的《国际歌》一直这么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⑰好啊,咱们就烧,就打!

⑱在悲壮激越的歌声中,泾阳竖起了一座浸透着党的光辉的革命丰碑:安吴青训班。

⑲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儿女,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了。他们一直奋斗到改革开放的年月,初心依然像块永不生锈的金子,闪闪发光。B我猜想,白描在抡老锤的时候,脑子里一定也会想到这些。

⑳往昔和今天,历史和现实,通过白描手里的老锤,在铁匠炉前,在铁砧上,得到了和谐的交融。

㉑这是充满力量感的雕塑,线条粗犷。

㉒这是震撼人心的打击乐,震响在时代的交响乐里。

㉓这是火与铁的热舞,直逼生命和灵魂。

㉔它旋律优美如海的波涛,节奏铿锵似历史的巨轮在滚动。

㉕白描的怀前虽然有围裙,但是打铁时溅起的火花,还是向他的两臂、颈部和脸上,直奔而去。我看见一簇火花,似乎已经烧进他的肌肉里。他好像成了一块钢铁。他皮肤上沁出的汗珠,在炉火的照耀下,像灿烂的火花。

㉖一层一层的火花,溅起来,溅成了流星雨,好不璀璨夺目!流星雨装饰着他,他何其美丽!

㉗无数的星星拱围着他,他好像站在星空之中。

㉘白描浑身大汗淋漓,忘情地抡着老锤,他在说:

㉙“我也是在锻打自己!”

㉚生命,永远需要不息的追求。记得有一首诗这样说:“敢迎烈焰方成器,不鼓清风怎铸魂?”我想把这两句诗,送给白描,送给一切有志气的劳动者,并向他们致以敬意!

(选自《光明日报》2023.2.10,有删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班级开展了“致敬航天英雄·奔向星辰大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发展历程】

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辉煌成就。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空间交会到天宫合体,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技术难关,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

【名称揭秘】

问:为何国外叫“宇航员”而中国叫“航天员”?

答:宇航,顾名思义,带有宇宙航行的概念,而宇宙包括的范围很广。“航天”一词由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首先提出,钱老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的宇宙航行活动只能局限在太阳系内,“宇航”的说法不免夸大。由此可见,“航天”二字中蕴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问:还有别的原因吗?

答:有,也是受毛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启发,又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

【精神探源】

【致敬英雄】

“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他们在璀璨星河中/建设人类的太空家园/他们在浩瀚宇宙里/拓展人类的命运前途/看他们挥手的样子/摘星的样子/看他们微笑的样子/追梦的样子/就是中国航天人的样子

神舟十三号任务

☑2次出舱活动

☑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

☑在神舟十二号基础上完成20余项

(在轨)科学实验

☑完成国际首次皮肤干细胞长期失重

条件下的悬浮培养实验

☑……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达183天,创下中国航天员连接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