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践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今丝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张骞凿空】

材料一: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汉书·张骞传》

任务二【交流通道】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蓿等植物,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任务三【合作新路】

材料三: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2)、据图,简要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3)、从材料二看,汉朝输出的物品以什么类型为主?根据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的具体内容,归纳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4)、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5)、作为21世纪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
举一反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在冲突中交融,在互补中共进,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材料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五渗透,取长补短。

图一穿汉人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图二食用烧烤食品

材料五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