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材料一: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收集的资料:
材料二: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材料三:在烟台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豆类、黄丝、野蚕丝、屑丝、茧绸、粉丝、草帽辫、果类、花生、药材、花边、发网共15项对输出贸易影响较大;鸦片、纺织品、纺织原料、糖、纸、燃料、火柴、五金和染料等是烟台的主要进口商品
——《烟台贸易研究》
材料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材料五: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以及民族制药业发展史的缩影。
北京“同仁堂”的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企业性质 |
1669年 | 清康熙八年,乐显扬(浙江宁波人)创办同仁堂药室 | ① |
1907年以后 | 乐家人开设的分号遍布全国,如乐仁堂、沛仁堂等30多家 | ② |
1954年 |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 ③ |
1979年 | 同仁堂的厂、店牌号得以恢复 | 社会主义企业国营企业 |
1997年 | 由集团公司6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 | 股份制企业 |
2001年 | 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 |
材料一: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材料二:观察图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图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内销、外销数量表
1836-1838年均茶叶销售 | 1894年茶叶销售 | |||
数量(万担) | 百分比(%) | 数量(万担) | 百分比(%) | |
内销 | 165.29 | 76.78 | 171.48 | 44.32 |
外销 | 50 | 23.22 | 215.44 | 55.68 |
产量 | 215.29 | 100 | 386.92 | 100 |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上
材料四: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位于世界第29位。199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迅速下降,机电产品等在出口商品中比重大大上升,我国从最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转变为工业产品出口国。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出版年 | 作者 | 著作 | 摘要 |
1939 年 | 贝特兰 | 《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抗战》 | 记录访华见闻和国共 两党的抗战 |
1970 年 | 林迈可 | 《1937—1945 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 | 关注根据地税制 |
1986 年 | 班国瑞 | 《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 | 研究新四军史 |
2003 年 | 方德万 |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 年)》 | 肯定中国在“二战”中 的重要地位 |
2013 年 | 米特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 日战争全史》 |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 中的重要作用 |
2014 年 | 穆盛博 | 《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 (1938—1950 年)》 | 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 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
2015 年 | 托比·林 肯 | 《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 | 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 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
材料二:在 2018 年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 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 河,边走边解決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