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材料 殷、周之际,巴蜀两大民族活动在今四川东部地区,其生活已由原始的渔猎转为农耕。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政权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林业、渔业等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昔曰:“司马错得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聚‘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公元前310年,秦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状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且大量徙民:“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移民实之”一是“开发”,二是从事农业生产。《汉书·地理志》有“孙昭王开巴蜀”的记载,这里的“开巴蜀”,是指秦昭王将“开阡陌”的制度推广于巴蜀地区。
秦在巴蜀设置管理机构之后立即开始兴修各种水利工程,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史记》曰:“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摘编自张军《试论战国后期秦对巴蜀的统一及社会经济改革》
东周 |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
秦汉 |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
魏晋 |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
唐宋 | “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 |
元 | 元朝以元大都(北京)的汉语语音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 |
明 | 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 |
清 | 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