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娄底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新闻点击]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行为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个人和企业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

主要内容:

(2)、[漫画鉴赏] 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寓意。

(3)、[观点阐述] 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说说你的观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移动支付

【材料一】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但因其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①________(融合  结合),所以有自己的特色。

    移动支付首先体现在移动上。这种支付方式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载体,而用户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伴随在身边,其使用时间远高于PC。载体随身携带的移动性,②________(解除  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便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地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交易时间成本低,减少往返银行的交通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除了支付过程很方便外,移动支付区别于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个人账户管理上也很方便。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在准备付钱时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或微信钱包给收银员扫一下就完成交易了,不用找零,不用签字,资金实时到账。用户还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修改密码等,管理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UTK菜单对离线钱包进行空中充值,减少了去营业厅或者充值点的麻烦,充分体现移动支付方便的特点。

    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最为重要的支付环节,直接涉及用户和运营商的资金安全,所以,支付安全是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互联网上,PC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设备用户显然不需要让他人知道甚至共享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保障了支付的安全。移动支付采用的高安全级别的智能卡芯片,和目前的银行磁条卡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当然,移动支付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手机仅仅作为通讯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丢失手机、密码被攻破、病毒木马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损失。诈骗短信、骚扰电话也造成了一定的手机支付风险。另外,由于移动支付涉及的当事人多,法律关系复杂,再加上移动支付使用计算机及通信等先进技术,因此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法律纠纷。一旦发生纠纷,银行、电信、客户将处于尴尬境地。

【材料二】

【材料三】

    据北青网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新生事物的移动支付,老年人接受起来肯定会慢一些,甚至会有排斥的可能,因为他们会喜欢传统的支付手段。记者在社区针对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55岁至65岁这个年龄段里,50%以上老人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使用范围涵盖日常购物、收发红包、家庭缴费、共享单车等很多方面。而在65岁至70岁年龄段,33%的老年人每周会使用移动支付3次以上,使用范围和第一年龄段老人区别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而在70岁以上年龄段,33%的老年人每周使用移动支付1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刘钊

    ①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形,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

    ②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为过。

    ③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④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⑤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⑥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⑦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以想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党史纵览(节选)

孟红

1951年2月,一辆汽车驶离北京西郊机场。直向中南海驶去。车上坐着的是彭德怀。他这次回国是要当面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场上的许多困难问题。以求得中央尽快解决。可是,毛泽东不在中南海,他正在玉泉山的静明园里。

彭德怀立即让司机调转车头向西郊开去。进入玉泉山静明园时。正是午后1时,毛泽东的秘书迎上前说:“彭总,主席正在休息,你先吃饭,等主席起来再谈吧!”警卫员也说:“请彭总等一等。”

彭德怀心急火燎,瞪起眼睛严肃地说:“我有急事要立即向毛主席汇报!”

秘书和警卫人员还想拦阻,彭德怀却顾不得这些,大步走去,推开房门进到屋内。毛泽东知道彭德怀要来。也了解他的性格。一面起床穿衣。一面风趣地说:“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

“我这次冒险回来,是因为国内对志愿军当前在朝鲜战场面临的严重困难不太了解,如不尽快改善和解决,将影响到朝鲜战争的胜败。”彭德怀直截了当地说。

毛泽东收起了笑容问:“那里有些什么问题?”

彭德怀说:“现在志愿军的情况。一是经过三次战役后,伤亡很大。既不能抓到俘虏补充自己,也不能就地动员青年参军。战斗力已明显削弱。二是敌机轰炸。道路、车辆毁坏严重,物资供应很不及时。三是部队越过三八线作战,正是严冬季节,朝鲜东西两面是海,寒风袭人,而战士经过作战,衣服鞋袜均破烂不堪,生病冻伤已是普遍现象。四是三八线以南是无粮区,几十万志愿军既得不到充足的粮食,更得不到新鲜蔬菜,断炊现象非常普遍,战士靠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营养不良。体力下降,甚至许多人患夜盲症。严重影响战斗力。美军飞机昼夜轰炸,而我们现在一无空军掩护,二无足够的高射火炮,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后方运输,我们就无法尽快取得战争胜利。”

彭德怀讲完之后,毛泽东缓缓地说:“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处境还不十分了解,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你彭老总的意见是对的,要做长期准备。我马上通知恩来同志,请他立即召集政务院和军队有关单位的领导人,你俩共同召开一次支援前线的紧急会议,专门研究和落实急需解决的问题。”

回到北京的第三天,彭德怀早早来到中南海居仁堂,这里是总参谋部指挥作战的场所,政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要在这里的会议大厅召集支援志愿军的紧急会议。

彭德怀在会上介绍了前线的情况,讲了兵员不足、物资缺乏、缺粮缺弹等严重困难。他说:“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前线的作战行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希望国内各行各业、军队和地方都全力支援前线,特别是空军和高射武器应尽快入朝参加掩护后方运输线。”

周恩来接着彭德怀的话说:“彭总讲到的前线的困难。已向毛主席汇报过,主席很关心,我们国内要尽一切努力支援前线。”

可是,在讨论到具体问题如何落实时,有的人就说国内机构刚刚建立,也很困难。许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看到这种情况,彭德怀立刻火冒三丈,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吼道:“这也困难,那也困难,难道就是你们爱国,难道志愿军战士们都是猪.他们不知道爱国?你们去前线看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现在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长征时期,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现在既没有飞机高射炮又很少,后方供应根本没保障。武器、弹药、吃的、穿的,经常在途中被敌机炸毁,战士们死的、伤的、饿死的、冻死的,这些都是年轻可爱的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会场上鸦雀无声。不少人都知道彭德怀火气大。但没想到他会在这样的会上发这么大的火。他们相互看着,不知该怎么说。

周恩来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知道。不到特别困难的境地。彭德怀是不会回国的,更不会直闯毛泽东的卧室,这正是他耿直坦荡、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流露。于是,就劝说道:“彭总不要着急嘛,这些困难我们一定能解决的。”

散会后,周恩来对彭德怀说:“我要向主席报告,继续召开会议,一定解决前线的困难。”

彭德怀忧心如焚地说:“前线情况紧张,敌人又开始进攻志愿军阵地了,我得赶快回去。”

周恩来语气肯定地说:“你先回去,困难我来解决。”

彭德怀连忙说:“感谢总理!”

周恩来接过话说:“应该感谢你,感谢前方的将士,是你们顶住美军,援助了朝鲜,也保卫了祖国!”

很快,北京等几大城市的干部群众响应号召,昼夜为志愿军赶制炒面,并迅速送往朝鲜,缓解了志愿军的断粮之苦。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善,国内的支援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