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 “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材料一:清末革命的时候,人人都以为从此安宁了,不料袁世凯秉政结果,反而不好……现在的段祺瑞、徐世昌执政,国事更加不好。自从德国大败、俄国革命以后,世界上的人思想多一变。……五四运动遂应运而生。
材料二:事件之后北京的学生立刻开始组织全国的新知识分子支持他们的事业。他们还通过宣传、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来赢得公众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开始与广大没有文化的大众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并且还赢得了新工商业者和城市工人的强有力的支持。
材料三: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
材料一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使部分国人目睹和感受到了科技的优越性,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抗拒排斥转向批判性地吸取。同时,洋务运动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也为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创造了适宜的土壤。随着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提出君主立宪的进步人士。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