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历史中每个华丽转身的瞬间都澎湃着光辉的新浪潮。

(从漠视到重视)

材料一:

作者

作品

出书时间

内容

魏源

《海国图志》

1843

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蒸汽机和火轮船等西方新式器物的原理和制造方法

姚莹

《康蝤纪行》

1845

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介绍了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徐继畬

《瀛寰志略》

1848

详细介绍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世界地理知识

(从禁止到尝试)

材料二: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从怀疑到传播)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在中国,粱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皆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从1917年到1923年,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启超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封建士大夫集团的思想主张。促使其产生这些思想主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70年代的矿业政策新变化。列举洋务运动中“试办煤铁事宜”的民用企业。据此简要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在中国近代社会起到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材料四 1947年3月,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干部们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材料五 在淮海战役中的武器装备、弹药粮秣,80%是由支前民工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实施完成的。为此,一共出动小推车88万多辆,挑担31万副,而且上阵的民工达543万人。或者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每一个战士身后,都有9个民工在支援保障作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