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   )
A、民主与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三民主义 D、师夷长技以制夷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二: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三:“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四:“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五: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标志,是一九零五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件是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并同反对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另一件是组织武装起义。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辛亥革命亲历者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原因甚多。尤以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1941.10.10)

【材料四】《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那么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