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选自《吕氏春秋》,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版)

【注释】①己亥:中国农历用“天干”“地支”来纪年。60 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己亥是 其中的一年。

(1)、请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各划一处)

①得一人之使

夫“己”与“三”相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其家穿井         ②丁氏

③子夏         ④己亥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闻而传之者。

②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4)、两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共同的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盖君子之朋,虽多而不厌故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直:认为有理。这里指欧阳修等人为范仲淹直言上书。②《朋党论》:欧阳修写于新政遭受打击,范仲淹被贬之时。

阅读

醉书斋记

(明)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书架书简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 , 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项至会心处,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著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依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值余方校书,不遂见。客伺久,辄大怒诟,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科头:不戴帽子,② 瞷(jiàn):窥视。③内子:妻子。④烂漫:不拘形迹。⑤刘伶断饮:《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督戒酒,后依然嗜酒如故。⑥赚:哄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