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材料一中所建立的维持中国几千年来统一的“政治制度”指什么?是谁首创的?观察上图,简述秦朝这一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秦朝统治者除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之外还有哪些措施?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铭文大意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四:如图2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