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材料一中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蒋介石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是什么?造成怎样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4)、结合材料四,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发表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对此你有何看法?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
举一反三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  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材料五: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联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