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多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山东省青岛二十六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3×10
5
km/s
B、
物质的比热容等于一定质量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C、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D、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举一反三
根据“单位”推出对应的物理公式是常用的记忆方法,例如:速度单位是m/s(其中m是路程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可以推出对应的公式为:v=
, 同样,根据压强的单位N/m
2
(Pa),可以推出对应的公式为: {#blank#}1{#/blank#} ;根据电能的单位kW•h,就可以推出对应的公式为: W=Pt ;根据比热容的单位J/(kg•℃),也可以推出对应的公式为: {#blank#}2{#/blank#} .
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较大关系的是( )(多选)
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通常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blank#}1{#/blank#} 表示光的传播{#blank#}2{#/blank#} 和{#blank#}3{#/blank#} .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blank#}4{#/blank#} 模型.(选填“理想”或“猜想”)
盐城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湿地能较好地调节气候,是因为水的( )
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blank#}1{#/blank#}形成的;图乙所示实验中,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它是由于固态碘{#blank#}2{#/blank#}而产生的.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都会发生{#blank#}3{#/blank#},成为黑色小颗粒,附着在玻璃壁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3 滑轮(基础卷)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1 杠杆(培优卷)
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2.1 杠杆(基础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