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东宁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忧归,补平阳知府。山西频中寇,民无宁居。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练乡勇六千守之。寇却,廷议以豹为知兵。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皆荐之。擢陕西副使,备兵潼关。大计拾遗,官论豹在平阳乾没,大学士夏言亦恶豹,逮下诏狱 , 落职归。二十九年秋,都城被寇。礼部尚书徐阶,豹知华亭时所取士也,为豹讼冤,言其才可大用。三十一年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未至,卒,以豹代之。奏上防秋事宜,又请增筑京师外城,皆报可。是年秋,寇大入山西,覆总兵官李涞军,大掠二十日而去。总督苏祐反以大捷闻,为巡接御史毛鹏所发,章下兵部。豹言:“寇虽有所掠,而我师斩获过当,实上玄垂祐,陛下威灵所致。宜择吉祭告,论功行赏。”帝喜。进秩任子者数十人,豹亦加太子少保,荫锦衣世干户。南北屡奏捷,及类奏诸边功,豹率归功玄祐,祭告行赏如初。豹亦进太子太保。当是时,西北边数遭寇,东南倭又起,羽书日数至。豹本无应变才,而大学士嵩与豹乡里,徐阶亦入政府,故豹甚为帝所倚。久之,寇患日棘,帝深以为忧。豹卒无所谋画,条奏皆具文,帝渐知其短。会侍郎赵文华陈七事致仕 , 侍郎朱隆禧请设巡视福建大臣,开海滨互市禁,豹皆格不行。帝大怒切责。豹震慑请罪,复辨增官、开市之非,再下诏谯让。豹愈惶惧,条便宜五事以献,帝意终不怿,降俸二级。顷之,竟以中旨罢,而用杨博代之,归数年卒,年七十七。隆庆初,赠少保,谥贞襄。豹初好王守仁良知之说,与辨难,心益服。后闻守仁殁,为位哭,以弟子自处。及系狱,著《困辨录》,于王守仁说颇有异同云。

(选自《明史·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 B、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 C、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 D、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如明代锦衣卫。 B、礼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C、防秋:古代西北游牧部落常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D、致仕:也叫进仕、致事、休致等,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豹御寇有方,获得提升。山西频遭敌寇侵袭,他筹集银两,修筑关隘,训练民兵;敌寇退却后,他被认为懂得用兵,受到推荐,提拔为陕西副使,率军守卫潼关。 B、聂豹掩饰真相,取悦皇上。敌寇大举入侵山西,打败明军,大肆抢掠,总督苏祐假奏捷报被揭发,他不但不予追究,反而夸大战绩,奉承皇帝,结果被加官进爵。 C、聂豹不会应变,无所谋画。他因严嵩和徐阶而受皇帝倚重,但面对日益紧急的寇患,皇帝深为忧虑,而他始终束手无策,所上章徒具形式,于是渐渐受皇帝冷落。 D、聂豹服膺守仁,执弟子礼。他喜欢王守仁的良知说,与之辩论后心中更为信服;守仁去世,他设灵位哭祭,以学生自居,狱中所著《困辨录》与其学说大同小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北屡奏捷,及类奏诸边功,豹率归功玄祐,祭告行赏如初。

②豹愈惶惧,条便宜五事以献。帝意终不怿,降俸二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政和二年,上舍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迁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太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 , 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除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

(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注】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舍生”即上舍生,太学生中高班的学生。②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③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侍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 遮绝赵救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王弗许。

    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队。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 ,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