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语文实践活动
(1)、读下面的文字,谈谈你读后的看法。

汉服是具有比较鲜明汉文化特色的服饰,峨冠博带,广袖长抱。当下,“汉服热”升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尤其是热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人身着汉服出行。有人因汉服外观好看而对其着迷,也有人热衷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认为穿汉服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要求恢复汉服,在生活和工作中都穿汉服。

你认为传承传统文化有必要恢复汉服吗?

(2)、学校决定于1月1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行“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报告会,出席对象是九年级全体教师和各班班长,请你将这则通知转告给张老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买椟还珠”的故事,虽是寓言,却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想买个水果,结果里三层外三层,满地“塑料新装”令人心疼; 买个化妆品,明明是小物件,却被包装成大礼盒; 还有月饼和粽子的包装,贵金属、红木材料齐上阵,怎么名贵怎么来……这些重复包装、过度包装,增加了成本,抬高了售价,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广受消费者诟病。

有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材料二】

商品过度包装为何屡禁难止? 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装具有容纳产品、保护产品、标示信息、促销等几大基本功能。片面强调促销功能,就有可能导致过度包装。”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韩雪山表示,不同商品的包装规格不尽相同,但一般来看,商品售价的10%用作包装,便可实现包装的基本功能; 但一些商家有意借助精美包装提升商品附加值,增加“含金量”,或者以包装区分产品,制造差异性,远远超出了包装的基本功能,甚至有涉嫌欺诈的可能性。

从包装企业来看,一些企业也存在对包装力值估计不够、把控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应对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磕碰和损坏,商家对商品进行保护性包装是必要的。”某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一些小型包装企业对包装的力值估计不够、把控能力偏弱,容易导致为提升安全系数而过度包装的情况。

“限制过度包装,也有赖于消费者意识的不断转变。”在韩雪山看来,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相关举措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新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逐步从供需两端扭转商家及消费者的包装意识。“只有在广大消费者中形成更广泛的绿色环保理念,不盲从包装,聚焦产品本身,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才能真正让轻量化、减量化包装蔚然成风。”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美学设计而非包装繁复上改善商品包装,逐渐成为共识。全产业链协同发力,推动形成包装新风尚。

首先,国家层面要给何谓“过度包装”定出更为明确的标准,划出更为清晰的红线。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完成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一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其中提到,月饼及粽子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月饼不应与其他商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值的商品混装。(据3月9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既是针对新情况的与时俱进,亦是针对老问题的再度强化,为的是要引导绿色生产,遏制过度包装改头换面重出江湖。

其次,商家层面也要在包装瘦身上用功。作为上游,商家要创新设计,增加实用性。既能有效保护产品,还可作为收纳盒被二次利用。中游要包装企业革新技术,提质增效。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提供若干种结构和平面设计方案,并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实现对产品的有效力学支撑,在减少包装物使用量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下游电商平台激励引导,鼓励原发包装。原发包装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已具备防护功能,无需二次包装就能直接发货的包装形式。

最后,广大消费者是过度包装的受害者,应该积极参与监督,注重商品质量以及商品包装是否注重环保,践行绿色消费理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包装真正回归本义。

现代文阅读

“铸剑擎盾”的“中国脊梁”

 衡玉坤

①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为我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60个春秋,被称为“中国脊梁”英雄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诵。

②他就是我国导弹总指挥设计师之一沈忠芳。

③A童年的记忆里,同胞离乡背井、家破人亡的惨烈景象使他深恶痛绝,一颗报效祖国、驱逐侵略者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中。高中毕业,成绩优异的沈忠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毅然决然填报了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亲手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蓝天,守卫祖国的领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上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知识,在空气动力、自动控制等方面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实践,与同学们同心合力将我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送上蓝天,完成了毕业设计和儿时的梦想。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防力量薄弱。美国U——2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频繁侵入我国领空搜索情报。我国传统的防空高炮和飞机对2.1万米高空中的U——2束手无策,研制地空导弹系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正上大四的沈忠芳得知这一消息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到新成立的导弹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开始了为国“铸剑擎盾”的事业。

④沈忠芳和战友们在没有参考资料,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储备,国外势力层层封锁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查资料,夜以继日画图纸,从千头万绪的设计方案中,逐步攻克了防空导弹技术的难题,横空出世的“红旗一号”地空导弹一举将不可一世的U——2击得粉碎。

⑤但U——2不甘心失败,加装了电子侦查接收报警系统后再次侵入我国领空。一旦识别出我方雷达信号,U——2就会立即逃之夭夭。面对狡猾的敌人,沈忠芳和科研团队集思广益,针对U——2的特性和要害部位,进行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分析后,很快开发出了一套克敌制胜的反机动系统。

⑥当U——2再次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的“近快战法”早已严阵以待,再次将U——2击得粉碎。从此.敌机再不敢恣意妄为前来窥探了。

⑦实践证明,敌人并不是坚不可摧。沈忠芳和战友们乘胜追击,加入了FJ型号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后,他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先进市场,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导弹发射失利的风口浪尖上,他逆流而上,潜心钻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但彻底解决了导弹发动机的问题,而月还创造性地给导弹穿上了一层隔热防火服。

⑧这样,在降低发动机飞行高温的同时,还降低了弹体的温度,并取得了从单独型号到多款导弹研制的成功,使地空导弹和B610后续多款系列导弹完成了飞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⑨在20世纪80年代搞民营的经济大潮中,大量科技人才流失。沈忠芳在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地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谋发展、争速度、重质量,千方百计自筹资金400多万,使我国导弹如雨后春笋般腾空而起、拔地而起,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

⑩B在60多年奋斗历程中,沈忠芳这样的科学家自始至终磨砺着国家剑与盾,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使我国国土防空从弱到强,从近到远,打得准,防得稳,令敌人胆寒,让国人心安。

⑪2022年,沈忠芳过了脱密期,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站在颁奖台上,88岁的沈忠芳高举“感动中国”奖杯,发表获奖感言时铿锵有力地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奋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期待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让我们国家的矛更锋利,盾更坚实……”

⑫铿锵的誓言,是沈忠芳等老一辈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凝心聚力、共襄盛举、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强国建设的民族魂。

(刊载于2023.6.8,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