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她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国之败,非君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有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不能免于垂危者,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改革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所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名称,并分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请联系材料三中资料①、②,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举一反三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群凶觊觎,瓜分狂潮】

材料一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残忍乖戾,狼子野心】

材料二

                                 日军占领沈阳                                                                                                         日军占领卢沟桥

【同仇敌忾,其利断金】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