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龙岩漳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材料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有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话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政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03387人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士类。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人物
言 论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梁启超
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一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他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培养了大量其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