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13岁时(公元前246年)即位为秦王。22岁亲政后,逐步进行统一全国的大业。经过十年的兼并战争,公元前221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全国后,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请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材料二: 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材料三: 识图答题: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实行分封制
⑤焚书坑儒
⑥修建灵渠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如下图所示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解释:(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办天宇之间,囊括四海的意图,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是,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史记》
材料三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 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