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百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成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景公使庄贾往。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未及反,遂斩贾,三军振栗。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享士卒。病者皆求行,争奋出赴战。三日后以兵法勒众,皆实服。晋师以益尊于齐、景公恐惧。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谐于素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后齐威王用兵行成,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素卑践/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B、臣素卑践/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C、臣素卑践/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D、臣素卑践/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是古代主管军事事务的官职,《琵琶行》中白居易所任之官就是此类情况。 B、晏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闻名诸侯。 C、表和漏是古代计时工具,表以标杆显示日影的方式、漏以滴水或漏沙的方式计时。 D、不佞,“佞”在古汉语中有才智的意思,“不佞”即不才,古人常以之用作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穰苴临危受命。齐景公时齐国国力衰弱,遭受到晋国、燕国的人侵,丧失大片国土;齐景公接受晏子建议,接见司马穰苴,并最终用其为将。 B、司马穰苴有自知之明。司马穰苴深知自己出身低微,没有足够的威信,难以获得将士们的信任,于是建议齐景公派宠臣庄贾出任监军协助自己。 C、司马穰苴严格执行军法。庄贾未按约定时间人营,司马穰苴将其斩首;景公使节驾车人营,司马穰苴饶恕使者,但杀了驾车之人以严肃军纪。 D、司马穰苴因谗言被罢。穰苴的田氏家族权势日盛,威胁到国君,鲍、高、国等大夫借机在景公面前进谗言,司马穰苴最终被罢免,并含恨而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②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中明约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二十年哱拜反宁夏都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宜令讨贼。六月抵宁夏。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弟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誓师渡江。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战死。帝痛悼少保、宁远伯谥忠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户部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事不行。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秦熺卒,太傅,祖舜言:“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追夺之。

    迁同知枢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薨于官,谥庄定。

(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书刑部郎中周公墓志铭

王安石

    周氏其先自华阴入蜀,蜀孟氏时,公之皇考讳敬述,以文章知名,尝至要官,任事矣,孟氏亡,因不复仕。而天子召以为寿州下蔡令,由下蔡以为太子中允、知江州,赐紫衣金鱼,使抚初附之民。其后为秘书丞,知泰州以卒,而得州之北原以葬。有子四人,其卒皆位于朝,而公第二。公讳嘉正,字政之,少与其昆弟俱以进士甲科起家,为通州军事推官。其后通判广州,提点福建刑狱,知寿州,为三司盐铁判官。故宰相丁谓虑其材,天子以为河北转运使,而公不就。已而谓得罪,公坐出知金州,又知海州,又知濠州,而以工部郎中分司南京,归治疾于海陵之第。明道元年,以恩迁刑部。

    明年,年六十四以卒。公宽厚而廉清,而其才尤长于政事。自为推官时,已能有所建,易为士民所记。及奉使福建,狱有冤辄辨,有疑若可贷辄以闻,所活至数十人,而其治大抵遇奸吏为独急。子男五人:曰象先,今为武康军节度推官,监台州税;曰彦先,为右侍禁,知循州兴宁县;曰茂先,为泰州司法参军;曰行先,为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知江州彭泽县;曰嗣先,为进士。女七人,皆嫁为士大夫妻。嘉祐三年三月壬申,公子与孙葬公皇考秘书丞、赠尚书工部侍郎之兆东。

    铭曰:周迁于蜀,爰自先人。考有四子,发于海滨。公有令闻,贵维次子。归宽民人,施刻在己。

    方飞方骞,方升于天。既铩以归,既陨于泉。有高其后,有光其前。作为铭诗,兆此新阡。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十六》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之。

    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抄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或有告朗欲逃亡者,执以诣卓,卓谓朗曰:“卿与吾亡儿同岁,几大相负!”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阳九之会 , 清除群秽,广举贤士,此诚虚心垂虑,将兴至治也。威德以隆,功业以著,兵难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内,民不安业,捐弃居产,流亡藏窜,虽四关设禁,重加刑戮,犹不绝息,此朗之所以于邑也。”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卓用事者,求归乡里。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东黎阳。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后数月,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荧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 , 关东兵散,太祖与吕布相持于濮阳,朗乃将家还温。时岁大饥,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训诸弟,不为衰世业。

    建安二十二年,遇疾卒,时年四十七。明帝即位,封朗子遗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继朗后,遗薨,望子洪嗣。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

【注】①抄:掠夺。②阳九之会:指灾难之年或厄运。③宗:宗族,宗室。

返回首页

试题篮